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有关林冲的议论文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1

放宽我世界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林冲的议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寒夹子

已采纳
林冲是梁山108条英雄好汉之一,当然也是一位具有忠义精神的英雄。 一_林冲的忠义精神内涵——忠君爱国爱民、惩恶扬善、维护正义 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他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他武功盖世。他本来是12世纪初宋徽宗时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逼上梁山后,他是36位天罡星之一,天雄星豹子头林冲,马军五虎将之一。 林冲是一位具有忠义精神的英雄形象。其忠义精神内涵是:忠,即忠君爱国爱民三位一体;义,即惩恶扬善、维护正义。这有小说《水浒传》第71回里的宣誓的誓言为证:“荷天地之盖载,感日月之照临,聚弟兄于梁山,结英雄于水泊,共一百零八人,上符天数,下合人心。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鉴察,报应昭彰。”[3]p523林冲是梁山108条英雄好汉之一,林冲当然是一位具有忠君爱国爱民、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忠义精神的英雄形象。 林冲的忠君爱国爱民、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忠义精神是在林冲被逼上梁山复仇雪恨过程中开始显现出来的。林冲被逼上梁山走上复仇之路,起因于高衙内调戏其妻,但小说并未孤立地、狭隘地把此事作为个人之间的仇怨,而是把林冲的复仇同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林冲的仇人不仅仅是高衙内个人,而是一张黑暗腐败的统治集团网。从岳庙烧香到草料场纵火,这期间上自太尉高俅,下至虞侯、都管、管营等等,形成一张迫害林冲的罪恶的社会网。林冲在被刺配沧州道上,在草料场的烈火中顿悟、反抗、复仇、除奸臣、杀贪官污吏,为家、为国除害,以拯救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这时的林冲已将报私仇融入到报国仇之中了,至此,林冲的忠君爱国爱民、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忠义精神跃然纸上。 关于林冲的忠君爱国爱民、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忠义精神,还有林冲亲自所写《临江仙》一词为证(第11回“林冲雪夜上梁山”):“闷似蛟龙离海岛,愁如猛虎困荒田,悲秋宋玉泪涟涟。江淹初去笔,项羽恨无船。高高祖荥阳遭困厄,昭关伍相忧煎,曹公赤壁火连天。李陵台上望,苏武陷居延。”[3]p80 这首词前部分通过描述古代名人才子、伟人英雄,他们身处困境,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无可奈何,来表达林冲自己遭到了同样的处境,感受到了同样的处境——甘愿为君王效力,尽忠报国,但身处困境,壮志难酬。这首词后部分提到了三个复仇形象:苏武、李陵、伍子胥(伍相)。这三位形象有着同样的特点——忍辱负重、为国报仇,具有鲜明的忠义精神。 林冲在这首词中以这三位爱国英雄自勉,鲜明地体现了忍辱负重、精忠报国的忠义精神。从此以后林冲加入了梁山英雄队伍。林冲与志同道合者们共同惩恶扬善、斗奸臣、除贪官、御辽兵、平叛贼、保境安民,彻底实践了忠义精神。 二、林冲的忠义精神体现在用尽毕生精力打击恶势力 小说《水浒传》第119回,作者讲到了林冲因连续作战,积劳成疾而去世。林冲用尽了自己毕生精力打击恶势力;林冲的一生是忠义的一生,为了忠义,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说中的恶势力主要是指不忠不义的欺上瞒下的奸臣和贪官污吏、地痞恶霸、抗君掠民的叛贼、侵犯北宋国土的侵略者辽兵,等等。高俅是小说里头号的不忠不义、背离纲常的奸臣、恶势力的代表。此外,如毒死武大郎、霸占潘金莲的西门庆,为一只虎而讹诈猎户解珍、解宝的毛太公,骗取卖唱女子金翠莲,还要追讨典身钱的镇关西郑屠,还有祝朝奉,等等,则是一群与上层统治集团沆瀣一气的地痞恶霸。 林冲被奸臣高俅逼上梁山后,与梁山众英雄好汉团结合作、同心雪恨,狠狠打击了以高俅等四大奸臣为首的黑暗的腐败的统治集团,以拯救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实践了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的忠义之举。 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人民的反抗。从郑屠户一类的地痞流氓到陆谦一类的恶吏,以及梁中书一类的贪官,还有蔡京、高俅这些朝中奸臣和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形成一个庞大的压迫阶级。 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腌气”的不满情绪。 三、林冲的忠义精神永存 林冲是一位具有忠义精神的英雄形象。林冲的忠义精神特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中第三个层面是林冲的忠义精神永存。 林冲等梁山英雄好汉的忠义行动虽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最终还是遭奸臣暗算而牺牲。林冲等梁山英雄好汉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虽死犹生,其忠义精神永存!小说《水浒传》第120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作者用诗歌表达了忠义精神永存的情感:“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3]p838 林冲等梁山英雄好汉杀贪官污吏、奸佞之臣,抵御异族入侵,平定国内叛乱,保境安民,这一系列的爱国爱民的英雄事迹已深入民心,老百姓为英雄们建立神庙,将他们视为神灵,呆呆供奉、景仰。 来源:人间

有关林冲的议论文

323 评论(11)

老旧的火把

林冲是一个很悲剧的人,林冲出身于枪棒师家庭,自家岳父也曾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而自己也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虽然位居高位,却浑然不知官场黑暗,从这一方面来说表现了其粗心大意。例如:当林冲与高衙内发生冲突之后,高太尉以看宝刀为由,将林冲骗到白虎堂内。林冲本就知道自身与高衙内的矛盾,而高衙内又是高太尉的儿子,林冲却未对高太尉的行为产生警惕,也因为林冲的粗心大意,才使得高太尉有机可乘陷害自身,从而落得刺配沧州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他的粗心大意还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当林冲被送入沧州牢营之后,林冲虽然身上携带柴进写的书信,但是其认为具有书信就万无一失,并没有明确认知到自身处境,在差拨提醒之下才知晓要通过钱财收买管营,只有这样才能够免受皮肉之苦。尽管上述都表现出林冲的粗心大意,但是不乏林冲也具有谨小慎微。例如:当林冲被派去照看草场,在去买酒之前,为了确保草屋在自己走后安全,他小心翼翼的将木炭熄灭。当他买酒回来之后为了防止盆内木炭引起火灾,即刻搬开易燃物品。作者通过这一系列小细节来展现林冲也有谨小慎微一面。 矛盾的性格是造成其悲惨命运的内部因素。从个人角度出发,造就林冲本身悲惨命运的绝大部分艺术是他自身的原因,我们时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因为林冲本身具有这样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悲剧。《水浒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众智慧的结晶,其中把忠义观当作是英雄人物身上的一个理想人格,而林冲则是这一理想人格中最典型代表。不能说林冲没有反抗性,只能说它具有农民起义的通病,只为寻求安逸,甚至于思想狭隘。换一种方式来说,《水浒传》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是中国古代民众社会心理的代表,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后期悲剧命运的发生。例如:在林冲身上,其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英雄,如若不是当时社会黑暗,也不会有“官逼民反”这一词汇,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展现了梁山英雄勇于反抗社会现实的全部过程。上述中也提及到林冲的最主要性格便是“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冲悲剧命运并非偶然,相反其是妥协主义失败的必然结果。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
26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