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1

kevin649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长征论文1500字的标题是什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mrice

已采纳
我心中的长征1934年10月16日那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那天是红军离开江西根据地就开始25000里长征的日子屈指一数已经过去了70年了 在我心中,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红军翻山越岭,强渡江河穿过草地,翻过雪山,最后才到达目的地---- 延安长征的精神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他们坚定永不退缩的精神在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可能有些人会说红军不全是为了人民而战斗,而是为自己而战斗,因为有一些人去参加红军只是讨口饭吃罢了!但是你能解释这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故事吗? 红军长征路过云南时,有12位红军伤员被敌人抓住了敌人说:“只要你们不当红军了,就可以放你们生路,不杀你们“可是这几位红军战士个个坚强不屈、视死如归,敌人没有办法,就把红军伤员带到半山腰一个深不见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两个伤员推到山洞里面,在后面的10位红军就说:“不用你们推,我们自己跳“,这仅仅只是为一口饭吃吗?今天,我们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当年红军过雪山的时候,翻越雪山上的劳累加上高原气候的困乏,还有山巅雪暴卷起雪沫的危险前有堵军,后有追兵,天上还有敌机,想到饿死掩埋在雪山上的红军,我不禁感慨万千,这种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抗争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精神是何等珍贵?这么坚强的红军遇到如此大的困难都没有退缩,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小朋友们应该更加坚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不怕困难的人!现在学习长征精神的人们越来越多了,他们坚定,不怕困难得到了许多人多赞赏比如说:今年无情的洪水吞没了湖南南边的各个良田,房屋,在这次洪水中许多干部为了转移群众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是灾区的人们没有气馁,他们相信只要坚强就能够让家园重建起来现在重庆发生了60年来罕见的旱灾,人民的财产损失过亿,大量农田干旱重庆市长在蒸笼似的公交车上听取民意,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灾区查看旱情这些领导人不畏炎热来查看旱情,听取民意体现出长征精神不仅人民有,这些党领导人也具有真是长征精神便满真个中国啊!长征精神永不朽,让长征精神传便整个世界!新中国为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做出了很大的帮助人民继承了长征精神,这个精神将流传百世

关于长征论文1500字的标题是什么

319 评论(15)

lzw2009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 我努力在混乱的脑海中寻找有关长征的记忆,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乌江天险,弯弯赤水,大渡激流……,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的形象逐渐呈现于眼前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加之蒋介石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 犹如老式电影般灰暗的影像如此循环着,雄壮昂扬的进行曲时时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一切还在继续着 二 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由于博古,李德等人错误指挥而险些陷入重围的中央红军,靠着红军将士们的空前勇敢,最后杀出了一条绝地逢生的血路 危急关头,年轻的红军将领们一马当先,率领着20万红军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征途他们利用自己的双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二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两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热血哪里没有谱写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打排除万难,经历了九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走向了光明和胜利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于是,这一段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留存在历史的博物馆里,也留在长征路上;留在口口相传的故事里,也留存在书本的字里行间里;留存在坚毅刚强的雕塑中,也定格在胶片的画格里 三 因为有了长征精神,所以纪念不是忘却,而是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精神。 走进长征,你会发现,一个人胸中的火焰一旦被理想点燃,就没有任何一种亡能够阻挡前进的步伐; 走进长征,你会惊叹一支军队一旦被坚定的信念聚凝,就会爆发出战无不胜的力量。 也就是怀着这样理想和信念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年轻队伍,谱写了长征这一震撼世界的史诗。如果没有理想和信仰,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不可能走下来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正是那么一份信仰。漫漫长征路是我们的先辈用鲜血来书写的历史之旅,是一个深陷绝望的希望之旅,是一次信仰追求的信念之旅,更是一段属于人类的传奇历程。五千年前,万里长城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七十年前,长征更是精神和信仰的胜利。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即使以毛泽东的豪情,在写到这段历史时也用了“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的字眼。面对高悬于奔腾江水之上的被抽掉了板块的铁索,英雄的红军在敌人的弹雨和大火中,踩着晃动的铁索冲了过去。 也许长征的胜利只是一个战略概念,也是一个人生的概念。对于那些走过长征的红军战士,长征其实从未结束。 就像那巍峨的雪山掩盖了他们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五 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崔永元率领的《我的长征》节目中。 用一年多的时间,重走长征路。今年五月,小崔带着他的“长征”队伍从江西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征程,这次纪念活动也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各种文化活动中显得分外妖娆。两万五千里长征故道之上,刹那间涌来了五千多号人物,场面可谓壮观。 然而我却认为,纪念长征虽需隆重其事,但我们看到的却只有先辈的架势,而没有了先辈的气势以及扎实。长征留下的,不是剧本,而是精神;不是戏装,而是信念。新长征路上的长征,既需要夏的激情,也需要秋的冷峻。真正的历史,不是让男女老少一律身穿军装,头戴红五星就可以诠释的,我们真正要发扬的,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六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然而,你看到了吗?能够讲述那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这段历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她的最后一页。 于是,为了这场即将被有些人忘却的纪念,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岁月的车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是要让长征精神拥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傲的。今天,我们要从红军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从而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记:鲁迅笔下“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为了不被忘却,是为了更加长久更加深刻的纪念。而今天,我的纪念也正因为不能忘却而显得愈加深刻。夜正长,路也正长,而这纪念也成了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刻在岁月坚硬的蝶骨上,历久弥坚。
12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