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研究sir
也不是,选题选择的太大的话,虽然可供选择的点就越多,但是最后很可能会因为选择过多而造成内容过于空洞,观点不够具体等情况发生。 
作为一名企业内部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对于论文的撰写有切身体会,企业内部特别是科研机构,如果职工只会干实事,却不能把科研成果用论文的形式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那其工作的含金量势必会降低许多,即使你的科研成果社会功效再大,生产率会提高很多,如果只凭你自己一张嘴巴讲讲,肯定不会有多少人相信,俗话说得好:“口说无凭”嘛。只有通过科研论文的形式反映在纸面上,让大家有源可索有因可究,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才有可能把你的科研成果实行生产力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说,一个人如果只会干却不会写,总是令人遗憾的。其实不光是做科研工作的人要学会撰写论文,做其它工作的人也理应如此,其它许多工作中同样会遇到撰写类似于论文的可行性报告、调研报告、总结报告等等,而只有学会写、通过写这一种形式,才有可能让你的“嘴上功夫”转变成“纸上论剑”,才会让你的想法和说法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上面说了这么多道理,似乎与本科生毕业论文重要不重要关联不大,其实不然。就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条件得天独厚,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而参加工作后一旦需要写出相关的论文及其它报告材料等,就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条件让他们去从头学习了。因此,大学生们抽出一部分时间学写一些论文、调查报告之类的文字肯定不是难事,对不久就要步入工作岗位的他们来说只会有益处。所以本科生写论文不单单是为毕业而写,而更应该看作是掌握一种工作技能,一种本领和特长,只有学会了写,也可为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个铺垫。
虽然说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但学校可以根据教育部的硬性规定做出适当的灵活变通。在校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一样,就不能千遍一律地让所有的大学生都立项选题写出论文,还可以有其它许多形式可以替代,只要达到同样的要求和效果就行了。比如说可以借鉴国外教育的经验,设立科研学分,创设本科生研究中心,让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在校学习期间,把通过学期论文或研究综述等来考核,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学习思路,二是不会再让他们的毕业论文仅为毕业而写,且总与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而降低了论文的撰写标准和科学水准,让弄虚作假、抄袭作弊现象无谓泛滥。话得说回来,灵活变通不是无原则的变通,而是需要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转变一贯通行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们论文质量的把关和管理,适时适当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这一技能。
综上所述,让大学生们学会写作论文、报告,进行综合研究等学习内容,有百利而无一害,虽然在这次调查中有5%的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取消,但是我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不是该取消,而是要加强,让大学生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多掌握一项技能,不是很好吗?学校可以利用先天独厚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们所学专业的不同努力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尽量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来替代唯一的毕业论文撰写,同样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不一定,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一般有两种,一是导师或学院指定题目,二是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拟定题目。不过导师或学院拟定题目是当下很普遍的一种形式,这样的拟题方式更像是导师布置给学生的结业作业,学生只需要按照给定的题目去完成文章内容,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多。自身选题有优势,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选题一定要符合自身专业。符合专业要求是论文题目必须满足的条件,有些专业的题目会比较相近(比如计算机专业和电气自动话专业的题目),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混淆,最好的办法是利用知网等学术网站勾选自己的专业,然后参照里面已有的题目来依葫芦画瓢确定自己的题目。不要盲目追求创新。一般的本科论文其学术价值是有限的,它存在的意义更多是检验学生四年来专业学习的成果,所以在进行选题时一定要在自己能够完成的基础上选题,不要一味追求创新而忽略了难度,造成后期下不来台的局面。
标题固然重要,看论文之前首先看的就是标题,有没有新意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另外,你选题合适也利于你个人发挥,自考的论文选日我建议不宜太大、太空,这样你很难说明白,一定要让自己有话可说、易于理解和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