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阳论金
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必须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均采用的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加强设计在投资控制中的“龙头”作用,施工阶段在投资控制中的“监督”作用,竣工结算在投资控制中的“审查”作用,这是形成和确定工程项目造价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全过程 造价 控制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全过程造价控制由于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可以较好地实现投资、工期及质量三大控制目标的有机统一,从而成为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就是为确保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对工程建设从科研开始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调试、竣工投产、决算等的整个过程、围绕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国目前建设工程造价采用分阶段计价与控制,即项目立项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施工图阶段编制工程预算,竣工验收阶段编制竣工决算。建设工程的多次计价是因为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多次计价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按规定批准的投资估算、概算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实施阶段不得突破。目前政府投资工程经常出现“三超”现象。即在同一工程上,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避免“三超”工程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课题。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要想确定建设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必须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方案的提出,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方案到设计和施工各阶段,均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 一、加强设计在投资控制中的“龙头”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帐,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而实际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地把控制重点转到建设前期阶段上来,当前尤其重要的是要抓住项目前期及设计这个阶段,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单位是设计方案的主体,设计方案的优劣及其所决定的成本的高低与设计单位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使其真正站在维护业主利益的立场上,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出低成本的优化的设计方案是业主和设计单位值得研究课题。为此,首先应加大工程设计咨询费用,以鼓励和刺激设计单位设计并选择最佳的方案,这种方案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功能,同时,还应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其次,应给予设计单位充分的尊重和权力。维护设计单位客观、合理、的设计方案,业主不能凭自己主观意识要求变动。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当一份施工图付诸于施工时,就决定了工程本质和工程造价的基础。一个工程在造价上是否合理,是浪费还是节约,在设计阶段大体定型。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1%以下,而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建设项目应逐步建立以设计优化为核心,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1、合理确定造价,才能有效控制造价。推行设计招标,引进竞争机制,迫使竞争者对建设项目的有关规模、工艺流程、功能方案、设备选型、投资控制等作全面周密的分析、比较,树立良好的经济意识,重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案设计参加竞赛,是促使设计单位转变观念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建设单位可通过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竞选比较、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既能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较为满意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国内现有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的情况下,尤其是投资主体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的(如一些国有企业),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担风险还没有具体化的情况下,有些设计方案很难体现出其经济性和合理些。业主往往会凭自己主观意识要求变动设计单位采用某些方案。因而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中起着主体、主导作用的地位与业主是否给予设计单位充分的尊重和权力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项目投资计划确定的依据是概算。对概算,我国历来很重视,把它定为投资的最高限额和投资包干的基本依据,但因为概算是反映初步设计的,初步设计在事实上可以不受估算这个大笼子的限制。概算也就可大可小了,审定还可调整,再加上概算对价格上涨常常未作合理考虑,用概算来控制投资,搞包干,实际上也是控而难制概算误差过大有许多原因。客观上,物价上涨幅度过大,项目审批与设计之间,设计与施工之间时间间隔过长,更加重了材料设备价格的变化对概算准确性的影响,概算对如前期拆迁、地下隐蔽等因素估计也不足,各种摊派和征地费提高也增加了投资。除客观因素之外,主观因素也会造成工程概算误差过大,如:工程设计与施工招标市场风气不正,设计单位编制概算的约束力不够,人们对设计概算的误差偏大已习以为常,有关部门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还有现行的概算方法也应改进。据有关专家通过资料测算分析,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程度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为5%-10%。由此看来,在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是编制建设计划和控制施工图预算的依据,是考核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建设成本的依据,也是限制“三超”的关键。在逐步解决概算误差的客观因素的同时,应相应解决概算误差过大的主观因素,规范设计市场,健全责任制,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监管。 市计划部门根据项目概算来确定计划投资,而计划投资额愚昧成为了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的限额,后期的施工图预算、竣工决算都必须严格地控制在计划投资额内。 二、加强施工阶段在投资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是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核定工程造价综合费用的关系对基建工程的造价实施全面全程监督;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是正确处理基建工程造价与建设工期、项目功能、工程质量、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基建工程造价的监督。有效的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不但可以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缓解基建工程投资供需矛盾, 还能控制基建工程建设总规模,调节投资结构,防止盲目建没,重复建设,更能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速基建工程建设投人产出的良性循环,延长固定资产维修周期,减少维修开支,降低基建工程建设全寿命费用。 施工阶段基建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做好施工图预算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做好施工图的预算审查工作。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工程类型、性质和结构复杂程度以及施工图预算文件质量等具体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定。 2、做好招标标底的编审与合同价的监督工作。标底可由建设单位自己编制,也可以委托设计单位或者有法人资格的咨询机构编制。但必应由主管部门和招标管理机构核定。招标承包合同价应依据招标文件确定,无特殊情况,不得高于中标价。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摘要: 迈入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开发建设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进行品牌定位,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户型设计,建材采用,到功能和质量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首要的要求是工期短,投资效益好针对房地产项目的这些情况,必须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有效的成本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等方面,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针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发表一点拙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广大同行商榷 关键词: 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一,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设计阶段是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某高层住宅每层电梯井走廊仅十多米的距离,其间又无防火分区,就设了三只消防箱,而按消防规范要求,只要两支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即可这种设计不合理,造成了一定浪费,显然是对工程的各种经济指标不够重视因此,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扩初设计阶段对项目经济的影响达70-%95%,实际上,当扩初设计批复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扩初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围护,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 当前普遍存在着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这是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设计频繁变更,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依据开发经验和投资估算的要求,必须有效地确定设计限额(造价,三材消耗指标等),并建立奖惩考核激励机制对哪个专业或哪一段突破了造价指标,必须分析原因,用设计修改的办法加以解决克服那种只顾画图,不顾算帐的倾向,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针对目前设计人迥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笔者认为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设计质保金)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二,招标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程招标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投标开发商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业主方应注意与加强以下几点: (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3)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定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三,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房地产开发产业是随着国家住房分配供给体系的改革而产生的虽然与基建项目具有共性,但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三超"现象,但"三超"的超额必须由企业的赢利来弥补,如果控制失衡,会使企业经营亏本因此,房地产企业的盈利目的决定了项目投资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为: 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代理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例如:占道费,绿化赔偿费和其他补偿费等,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以达到降低造价之目的 甲供材料须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四,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五,结束语长期以来,习惯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建设实施阶段,其实,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六辨证关系系要抓好投资控制,必须抓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等因此,项目造价,工期,质量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项目成本控制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只有做到各方综合评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必须对影响成本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以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房地产项目投资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会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