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ylin
古人云:“天有理也,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今世界,科技可以改变一个时代,创造一个时代,如果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那么社会进步,国家兴盛,如若相反,则倒退。所以,顺应天理,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成就未来。如今风靡全球的iphone开启了苹果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迎来了网络时代,人们正在感受着科技带来的巨大收益。但与此同时,人文情怀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的社会也在迎接着改变。称霸世界的美国,它之所以登上世界的巅峰,不仅是拥有无比强大的科技力量,还有法律制度和它的人文情怀。倘若它没有强大的科技,怎会有可以干扰任何国家外交的军事力量呢?倘若它没有人文情怀,怎会屹立于世界之林呢?所以,将科技与人文进行到底。在那个春秋战国割据争霸的年代,战火四起,秦始皇带领的秦国凭着过硬的军事站在世界霸主的位子,可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曾经风光无限的秦国在一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淡淡的痕迹。这都是因为它的军事不过硬吗?它的科技不发达吗?不,是因为残暴的苛捐杂税使百姓痛苦不堪,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样的国家何愁不灭亡?所以,重视科技,提升人文,共同创建美好的时代。现在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令人骄傲的神舟九号升天了,可是面对着深受重伤的小悦悦怎么就退却了?看到这血淋淋的场面怎能不为之动容呢?中国人伟大的梦想嫦娥奔月了,但这小小的四川大桥怎会被几辆大车给压垮了呢?中国的航母启程了,但中国的春运却还是处于有家难回的境遇。回看过去,不经要问,中国的科技真的发达吗?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社会,即使它有发达的科技又怎能进步?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社会,若有高的科技,也只是摔得更狠。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又怎会看得远,走得远呢?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社会有怎会立足与世界呢?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只是身体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科技可以创造原子弹,然后燃起战火,涂炭百姓,也可以用来发电,造福千万家。科技可以制造生物武器瞬间杀死生灵,也可以制成救人的灵丹妙药。科技可以让人感受信息时代的便捷,也可以让人陷入无法挽救的泥潭。在我们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要忘了提升人文素养,在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不要在精神上营养不良,在科技进步的时候,不要丢下我们心中的良知。注重科技,提升人文,全面发展,共同进步。要想撑起自己的天空,怎能抛弃人文素养呢?要想发展壮大自己,怎能丢下科技力量呢?要想立足世界,又怎会没有科技和人文呢?所以,顺天理,支持科技与人文。 
【正文】科技与生活,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刷新。已经改变的,定然还会不断改变。回眸远去的美好,我们是否从心底呼唤回归?假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穿越到今天,面对功能强大的小小手机肯定会瞠目结舌。一如当年的世界震撼于他的小小电灯泡。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和生活方式的巨人,今天亦将被手机改变。科学发明是一把双刃剑,“曼哈顿计划”成功了,核武器诞生了,广岛长崎抹平了,爱因斯坦却忧心忡忡: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是用木棒和石头打。手机让人遍知天下事,即时互动,视听无敌。同时,那些垂帘听雨、泪眼问花、剪烛挑灯的美好情怀正在远去,自然环境和心灵家园都已改变。爱迪生用灯光荡涤了黑暗,都市成了不夜城,但泛滥的霓虹灯进而演化成“光污染”,人们从渴望进城到开始逃离。手机和计算机消除了空间的距离,消灭了鸿雁传书的企盼,天长日久,囿青春于斗室蜗居,产生了大量宅男宅女,诞生了许多热衷于漫游于无边网络的寂寞孤魂。未来——还有天然绿树制造的木棒吗?未来——还能收到满纸思念的墨迹吗?这是一个问题。所有的古典都是曾经的繁华现实,所有的流行与惊艳也正在沉淀为明天的古典。不变的,是人对尊严与幸福的不懈追求。手持手机的我们,更需要真实的心灵触摸,更需要发烫的脸颊相拥,而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聊天种菜。生活在高科技朝代,手持华丽手机,当然是幸运的。但在高像素、高品质、一款比一款精美、一代比一代功能强大的手机面前,要内守本真,外听天籁,不为物欲所迷,留住以人为本的情怀,是很不容易的。爱迪生的发明是伟大的,乔布斯的创意是伟大的,但更伟大的是现实生活和心灵的塑造。用方寸手机闻天下事,观天下景,固然十分新鲜惬意,但我们的现实生活,须得自己去寻找、去观赏、去体验。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心灵,回归现实生活,才会更加真实亲切,更加温暖恒久。吃不腻的是粗茶淡饭,最真的是自然的笑脸,最美的是妈妈的唠叨。高科技为人所用,才是符合人性的最佳选择;被物欲控制灵魂,让人性膜拜于科技产品,是物奴,是异化。我们在从手机那里得到许多美好的同时,要学会放下某些东西。否则,终将被手机异化。有为获得iphone而卖肾的疯狂青春,就绝没有对父母亲情的牵挂;有听蝉观荷的盎然意兴,才会有一叶知秋的颖悟和智慧。我们的世界,需要两种力量并存:科技文明与精神家园。一切发明创造,始于人、归于人,服务人、幸福人。假如让你放下手机游名山,闲沐山风,坐观溪水,静听花开的声音和自己的呼吸,乐之醉之,舞之蹈之,你愿意吗?“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手机可以闻天下,可以悦身心,可以推进社会的民主自由。但手机不能生产春天,真正的春天在脚下的大地。手机里的春天是虚拟的,无论声音多么逼真、图像怎样PS。爱迪生解决了视觉的光明,但还有心灵的蒙昧;乔布斯设计出非常人性化的手机,但还有人性本身的干旱需要自己一生不断灌溉;书写系统解决了沟通的标准化,但你的手迹更能体现你的心声。你的亲人,更希望拉着你的手,感受你真实的肌肤暖凉;更希望面聆笑骂,倾听你的喜乐感伤。你我如是,爱迪生、乔布斯亦如是。还是把手机当作一个供自己驱遣的工具吧,视听有度,使用有矩,互动有德。把目光和投向生活,投向自然吧,在那里去实现自己最真最美的梦。【评析】可以说是带着欣喜与雀跃读完全篇的。作者用流丽而欢畅的笔墨为我们构建了科技与人文共同发展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的美好画卷,对现代人的“科技迷失”进行了善意的提醒与诚挚的规劝。语言精美,文笔流畅,见识不俗,一唱而三叹,一波而九转。文内的许多警句都值得我们留恋驻足,深深品味。“未来——还有天然绿树制造的木棒吗?未来——还能收到满纸思念的墨迹吗?这是一个问题。”“被物欲控制灵魂,让人性膜拜于科技产品,是物奴,是异化。”“爱迪生解决了视觉的光明,但还有心灵的蒙昧;乔布斯设计出非常人性化的手机,但还有人性本身的干旱需要自己一生不断灌溉。”在科技的现代与便捷中,愿人类美好而长远的发展。【评分】60分欣赏完这篇2014高考作文材料:科技与生活,大家是不是得到许多启示呢? 如果你觉得自己也跟他写的一样好,那么,就来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