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447793
首先给论文的大小标题设置标题级别,选择 “引用”>“目录”选项,在弹出的下拉框中,选择手动目录或是自动目录,选择显示的标题级别,例如只显示论文中的一级标题,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自动添加一个标准的目录了~ 
内置的自动目录样式1将鼠标定位到论文正文的最前面,然后切换到“引用”选项卡,在“目录”选项组中单击【目录】按钮,并在随即打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自动目录样式,如“自动目录1”。2单击所选目录,即可快速生成当前文档所对应的目录,并插入到文档中。END插入其他样式的目录执行“目录”下拉列表中的【插入目录】命令。在随即打开的“目录”对话框的“目录”选项卡中,可根据个人需要设置各选项。例如,在“常规”选项区域中的“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正式”格式。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即可生成对应格式的文档目录。在写好的论文文档中,单击鼠标,快速生成文档目录,方便快捷,节省了不少时间。论文目录添加成功后,整篇论文文档编写工作也就基本完成。
缩小字间距和磅值设置字间距的方法: 第1步,在Word文档窗口,选中需要设置字符间距的文本块。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显示字体对话框按钮。 第2步,在“字体”对话框中切换到“字符间距”区域每一项的含义介绍如下: (1)缩放:在字符原来大小的基础上缩放字符尺寸,取值范围在1%—600%之间; (2)间距:增加或减少字符之间的间距,而不改变字符本身的尺寸; (3)位置:相对于标准位置,提高或降低字符的位置; (4)为字体调整字间距:Word可以根据字符的形状自动调整字间距,设置该选项以指定进行自动调整的最小字体。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字符间距,并单击“确定”按钮。 扩展资料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毕业论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字间距
在引用里面选择目录,把设置弄好之后,自动编制目录。提示:要想有好看的目录,那么提前把文件中各段的格式设置好是前提。步骤一、自动生成目录准备:大概索引1、要想让word自动生成目录,就得先建立系统能认识的大纲索引,这是自动生成目录的前提。选中你的标题。2、在开始选项卡——格式里选中——选中自己喜欢的目录格式结构。3、选择之后,就会建立大纲索引,同时,也会具有word默认的标题格式。4、同理,我们逐级建立标题2、标题3等目录结构索引。5、同理,我们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标题都建立起大纲索引。
可以用缩小磅值的方法。方法如下:1、首先是需要打开界面上的WORD文档,打开一个word文档。2、在出现的文档当中,可以看到文字,选中需要设置字符间距的文本3、选定之后,需要做的是右击,找到字体选项,点击4、在弹开的界面上,弹出字体对话框,点击字符间距5、在字符间距选项区设置间距为加宽或减少
以2007为例,进行以下三步操作,自动生成目录:1、首先插入页码:双击页脚,进入页脚,然后,页眉和页脚工具--设计--页眉和页脚,“页码”,根据页码位置进行选择;2、然后设置文档中所有需要进入目录的标题样式:选中标题,开始--样式--标题X,X为标题级别;在样式列表中只是常用的样式,如果还需要设置其它的样式,按这个分组右下角的功能展开按钮,调出“样式”窗口,按右下角的“选项”,调出所有样式列表;3、最后生成目录:光标定位到目录插入点,引用--目录--目录--插入目录(2013,“自定义目录”),如图,在对话框进行需要的设置,生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