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和谐议论文1000字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8

施美圆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和谐议论文1000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宁溪77

已采纳
写此作文,我们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立意:①和谐促发展,只有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②共同发展创造和谐,只有各方面充分的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和谐是发展的目标;③和谐和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我们要和谐、也要发展或要发展、也要和谐。 写作的范围可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个人而言,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各尽其责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会保险、再就业、教育不公平、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调和干群关系、科教兴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大课题,可以见人见智。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上去寻找着陆点。观点与时俱进,叙述力求真切生动,议论力求辩证深入,讲究文采。 文体不限,考生可选擅长的议论文、散文、寓言、书信、电视栏目主持、辩论记录、人物专访等文体形式,但不宜瞎编故事、逆向唱反调求新等。 寻找和谐 我整理好背包,出门去寻找和谐。大雁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也许,这就是一种和谐。 我来到幽谷深处。老子正带着宁静安详的微笑,在绿荫深处漫步。我走上前去,请教老子什么是和谐。老子说:“和谐者,乃小国寡民、清静无为也,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乃和谐者也。”我顿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和与宁静。 我带着微笑,辞别老子,继续前行。孟子流连在清澈的小河边。我再次前去请教什么是和谐。孟子答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和谐。”是啊,如此友爱、关怀的社会,确实是一种和谐。 一片竹林,一间茅屋,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挥着羽扇,抚着瑶琴,诸葛亮怀着一颗谦卑的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明白了,宽广与博大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和谐。 我继续向前走,在汨罗江边,我看到屈原在江风中对天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饱含无奈与坚定的叹息声中,屈原带着怨恨与不舍沉入汨罗江中,他以自己的死昭示天下:永不停息的探索也是一种和谐。 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中,我遇到了陶渊明。他带着悠然自得的神情对我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乃和谐也;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此仍为和谐也。”是的,悠闲的生活,与自然友好相处,这当然是一种和谐。 我回到现实,朋友问我是否找到了和谐,我平静地告诉他:“和谐其实无处不在,大到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彗星,都在和谐中相互绕转,小至我们身边的一切,花、草、鸟、兽,也都在自然中互存共生、和谐相处。只要怀着一颗宽广、博大、包容、宁静的心,那么就能发现,和谐就在我们身边。” 采撷幸福,走进和谐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而我所追求的和谐,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撷——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每一线阳光…… 和谐,便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时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童年的记忆是一片片叶子,从童年的大树上悄然飘落,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树上,只是那片片叶子依然在心中翠得耀眼。还记得,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总爱张开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蓝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蓝;总爱和小伙伴们钻在“小房子”里,看调皮的雨滴在微风中嬉戏。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草很青,那时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卷,那时的我徜徉在微风中,真的很幸福。 现在,我依然爱蓝蓝的天,爱蓝天下美好的一切,却鲜有时间和精力细细欣赏,偶尔抬头望望,觉得有种陌生的亲切,仿佛生活里少了许多情趣,平添了几许忧烦和困惑。岁月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东西:人生本来就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 和谐,便是不和谐中的完美。 在这漫漫长途,要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希望,给自己拚搏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谐,此时已悄然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而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叠厚厚的钞票,一件华丽无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贪图片刻欢娱的美酒。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颓丧无助时,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带给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难耐时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尽时一张松软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时一封远方的素笺;幸福是你噩梦后一张慈祥的笑脸。 找到了幸福,我便看到了和谐的微笑。成功是幸福,失败也是幸福,那是一种酸楚的甜蜜。在任何时候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的目标在前方,因为我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因为失败是一种幸福!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丝丝阳光温暖如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其实怎样的世界才算和谐,答案就在你眼里,就在你心中。 采撷幸福,给自己一份愉悦的心境;离幸福近些吧,你便找到了和谐。 请给我一个和谐的家 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白鹭,生活在美丽的湖畔。 每天早晨我闻着清香的空气醒来,然后和我的兄弟姐妹结伴飞向郁郁葱葱的丛林,飞向炊烟袅袅的乡村,飞向波光粼粼的湖面。那里有我们数不清的好朋友,我们天天相聚。在蓝天白云下,我们或觅食充饥,或曲颈饮水,或展翅比武,或嬉戏打闹,过着悠闲自在、其乐融融的生活。我经常想:这是一个多么和谐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偶尔也有旅行观光者或摄影爱好者进入我们的天地,不过他们都很友好,总是站得远远的,静静地观赏着我们,或用镜头拍下我们翩翩起舞的身姿,然后悄悄地离开。 但是,有一天,突然闯进来一群不怀好意的人,他们带着自制的土枪向我们射击,我刚学会展翅飞翔的小兄弟被打中了,“咕咕”地哀叫了一声,扑腾了一下就倒地了,那些人欢呼着掳去了我的兄弟。我们来不及为兄弟的命运哭泣,就四下散开逃命去了。等暮色降临之时我们才胆战心惊地回来,妈妈们却伤心地发现她们刚下的蛋几乎全被掏走了,她们凄惨的哭泣声让我的心都碎了。 从此以后,我们和谐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我们害怕在飞翔盘旋的时候被土枪击中,我们害怕在离巢的时候白鹭蛋会遭殃,我们害怕…… 善良的人们啊,请给我们一方和谐的家园吧!请给我们一个自由的世界吧!我们会以曼妙的舞姿和清丽宛转的歌声报答你们的。 参考资料:

和谐议论文1000字

240 评论(15)

zuocy

和之美 《圣经》里说:“爱是无尽的忍耐”。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万事以和为贵,以和去爱别人,去忍受。而我始终以为,“和”是一种风采,“和”是一种美丽。 人与人之间的“和”是一种美。卡夫卡说:“每个人所拥有的,不是一具躯壳,而是一串成长的过程 。”这一串成长的过程不需要人与人之间友善,和平的相处去获得。生命不仅是一声旅程,更是一首赞歌,需要以“和”去谱写,需要我们以“和”去传唱。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友爱是一种美丽,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样一种美丽,就是“扶持旁人,同时自己也获得重心和支点。”孔繁森,郑培民们以自己友爱之心与人民友好地走到了一起,受到万民敬仰,而胡长清,成克杰们,驾驭于人民之上,摒弃了“和”最终只能受到法律的严惩。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也是一种美。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动物。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土地和水,而“和”则是播种,让社会长满长青之树,也许在社会中我们会遭受挫折,会失意,但以“和”去看待,心灵有会失业,真诚不会下岗。 “乌台诗案”将苏轼推到痛苦的顶峰,但他却淡然处之,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桂疏桐之夜,看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扬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苏轼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到一丝平衡,他以一种“和”的心态去面对,笑谈人生,在与社会的和好相处之中,他探寻到其中的美,找到生命的价值。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更是一种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同样地,一国一利益。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利益,能够在利益与利益之间寻求到平衡,以和相处,这是一种更为深远,更为难得的美。“二战”结束后,中国没有向日本索赔,1972年,又同日本关系正常化,这就是以一种“和”去获取友爱,这样的美,不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吗?亚洲杯决赛上,中国球迷打出了标语;“足球是世界的,钓鱼岛是我们的。”这其实也是以一种“和”。 与世界相处。 佛教导我们:“诸法无我,一切众生都是随缘而起的幻象。这也是在教我们不要过分看重自我,要与他人和平相处。因为”和”是一种美丽,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美丽。 把握住“和”,把握美丽。
34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