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k784254
2025-09-05 18:17:06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除具有三大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有:一、即时性即时性是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形象表述。上世纪末,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不断创造了发稿时效第一的记录。如:1999年5月8日清晨 5点50分(北京时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国内新闻网站中第一个对此作出反应的是人民网。该网站 9点25分发布了使馆被炸的第一篇报道;11点55分发布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的现场目击,报道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已殉职。中央电视台在12点的《新闻30分》中加以报道,新华社在午后才向新闻媒体发稿。近几年来,滚动快讯让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体现。随着网络图文直播、音频直播和视频直播的出现,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日臻完美。网络媒体为凸现新闻时效性,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时甚至将新闻电头的时间精确到分钟。即使是日常新闻报道,新闻内容页面一般都标注了精确到秒钟的发布时间,一些新闻列表的每个标题后也标注发布时间。二、海量性网络媒体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已有近10年时间。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包括条数和篇幅)远远大于传统媒体,如新浪网仅新闻频道首页的新闻链接总量就高达80 0 多条,各栏目还源源不断地滚动播出新闻,发稿量可见一斑。点击打开任何一条网络新闻网页,呈现给读者的除该新闻的内容之外,还有关键词、相关新闻和新闻专题等链接,广为集纳追踪报道和相关信息,全面报道事件始末,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外延和背景资料,让读者充分享受新闻盛筵。除非人为清理或服务器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遭到破坏,理论上网络媒体所发稿件将以数字形式长期保存在资料存储容量巨大的服务器上。在这种意义上,网络媒体简直就是一个浩瀚的新闻数据库。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海量性,还体现在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及易复制、易存储等特点。谷歌、百度等专业搜索引擎及一些网站自有的检索工具,使网上查找新闻变得十分便捷。读者可以通过拷贝粘贴、下载、收藏、打印网页等方式复制、存储所需资料。三、全球性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全球性的。“网络传播无国界”,网络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采取特别的技术措施对境内外个别有害网站实施封锁(事实上通过代理服务器可突破封锁),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都有可能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同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均可轻松浏览全球网站。1998年,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克林顿性丑闻”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著名网站Yahoo!、AOL等以最快时间转载,长达 4个多小时的克林顿供证录像视频在互联网上随后播出,斯塔尔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广为传播,这一案例成为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全球性,在使一些网络媒体“走出国门”的同时,使一些目标受众为特定语种读者的网络媒体提升了全球影响力。如香港的星岛环球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等中文网站,纷纷跃入全球华人的视野范围内。四、互动性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互动性又称交互性,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网络论坛、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电子邮件、ICQ及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等,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评论新闻、讨论新闻话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1999年5月9日,人民网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不久改版为“强国论坛”,截至目前,已有482004人注册为该论坛用户,同时在线浏览人数最高达到209211人。近年来,网络论坛在“刘涌案”、“孙志刚事件”、“宝马撞人案”以及“虐猫女事件”等几起社会新闻事件上,发出了强大的声音,产生了巨大影响。五、多媒体性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性是指互联网络运用数字技术,兼容报纸、广播和电视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全面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网络传播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报道手段,使新闻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由于传统媒体只能实现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体,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体所具有的传播方式,所以报纸、电视和广播一直处于一种“三分天下”的格局之中,彼此不能涵盖,而网络媒体集文本、声音、图像等传播形式于一体,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使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不再有现实生活中传统媒体三足鼎立的势力划分。六、新媒体特性网络媒体既具有大众传播的优势,又兼具小(窄)众化、分众化传播的特点,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正把不同的媒体形态融合,体现了媒体变革最明显的特征。近年来,互联网融合报纸运作模式产生了网络报纸。随着网络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融合电台技术产生了网络电台,融合电视技术产生了网络电视台,融合移动通讯技术产生了网络/手机短信、手机网站,变革编辑理念和模式产生了博客,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异彩纷呈。根据香港互联网交易中心的纪录显示,2006年世界杯赛事期间,网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约凌晨五点流量便急剧下降,粗略估计,每晚约有三、四万部计算机上网看世界杯。湖南卫视节目《超级女声》连续两年不停地以P2P技术直播,上海文广传媒除了IPTV外,也广泛使用P2P技术。除了上述特点以外,网络媒体新闻传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抄袭复制现象严重、公信力不高、容易侵犯知识产权、带宽瓶颈制约、信息垃圾泛滥等,还有很大的品质提升空间。
网络媒体有着快速的传输速率,很多消息都是通过网络媒体第一时间传播出来的,速度非常的快。网络媒体的渗透力极强,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着无法估量的渗透力。网络媒体存在互动性,可以进行留言,可以进行回复,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这个特点非常的鲜明。当然想要发挥网络媒体的这些特点需要相关的渠道可以在这些媒体发布内容,网上有不少相关的团队,我们是选择和推一手进行合作,可以软文代发和自助发稿,在各大门户网站都可以进行
优点:A major feature of the network is the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网络的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 In the network,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consumers can search related products(在网络上,消费者可以搜索到相关产品的各种信息)The network media the user is active seeker of information(网络媒体使用者是信息的主动搜寻者)缺点:Dissemination of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most (传播的广告信息大多数单纯简洁。)The advertisers expected communication effec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effective on the (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在网络上很难有效地实现)Advertising area of a page will become the visual blind spot(页面上的广告区域就成为视觉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