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座物化
煤炭的深度开采、采石过程中的碎石及粉尘、城市废水污水、水土流失严重……所有这些都威胁着我们的母亲河,如不及时进行综合治理,势必会影响沿黄河地区乃至全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谢克昌委员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一脸的忧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近20多年来,受工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黄河正饱受前所未有的侵害。”谢克昌委员告诉记者,通过对黄河沿山西段四市十几个县700多公里的实地考察,发现黄河水资源保护目前正面临几大挑战: 煤炭的深度开采对黄河水资源污染严重。据测算,开采1吨煤要损失地下水2至4立方米。黄河山西流域年产煤炭1.4亿吨,每年至少向黄河排入矿坑水2.8亿立方米,而这些矿坑水中含有许多复杂的物质成分,其中包括重金属和放射性离子等,严重地污染了黄河的水源。 各类责权不明的尾矿对黄河水资源造成威胁。“谁污染谁治理”是企业对其污染应承担的责任,然而这些企业一旦破产或关闭,其后续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由谁承担就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黄河干流沿岸采石点密布,采石过程中的碎石及粉尘直接污染黄河水资源。黄河沿岸及支流的城市废水、污水直接污染黄河水资源。 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水资源物理性的污染,同时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随水而流,导致黄河水资源污染进一步加剧。 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对黄河沿线煤炭资源的合理规划、整合,提高回采率,控制开采总量,并对矿坑水实现治理达标排放;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治理措施;尽快划定合理的采石和烧灰区域,改变采石与烧灰散乱管理的现状;尽快分期分批对黄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进行统一安排;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以坝系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数字黄河”,为黄河水资源污染检测、防治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感受黄河 中国第二大河上游有3源:西源玛曲,又称约古宗列渠,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中部的雅拉达泽山东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缘;中源卡日曲,又称喀喇渠,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中部的各姿各雅山北麓;南源多曲,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日吉山附近在这3条源流中,玛曲为黄河正源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若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在3条源流中以卡日曲最长(1千米),它比玛曲(5千米)长6千米,因此也有主张以卡日曲作为黄河正源中国水利部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仍以玛曲为黄河正源从青海省的玛曲为源头,东流经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24万平方千米 ___ 聆听黄河 献出爱心 黄河已经是一条被人类深刻影响和干扰的河流,未来应如何治理,才能既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这条古老而又伟大的河流生生不息,造福于人民,是一个值得深思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___ 未来黄河治理的核心难题有三个:一是黄河的巨量泥沙如何处理和利用,这是黄河难治的症结,它不仅关系到黄河的防洪安全,也关系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依据黄河水资源的变化,如何合理配置,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河流生命对水资源的需求三是如何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是: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增水减沙 朱佩玲委员:治理污染 拯救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五千年来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文明。然而,近年来,黄河污染加剧,已超出了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目前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黄河流域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5亿~156亿元。 “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 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 兰州、银川、包头、新乡、开封正在饱受水污染之苦。农村的不少地方出现了用黄河水浇地,作物减产、烧死庄稼的事件。 宁夏石嘴山市黄河水厂,主要是通过处理黄河水向部分城市居民供应饮用水。然而,从2001年开始由于黄河水质急剧下降,水厂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水里的氨氮、挥发酚等含量过高,消耗了大量用于杀菌的氯,水厂不得不将加氯量由原来的处理每升水使用15毫克增加到4毫克左右,而用于澄清、处理有机物的药料也在成倍增加。去年和今年春天这家水厂还曾多次被迫停止处理。 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大量污染物。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同时,沿黄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加剧了污染。 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黄河白银段最大的废水排放源。重金属污染物大多来自白银公司下属的冶炼厂。作为我国铜冶炼的老企业,冶炼厂已运行40多年。甘肃省环保部门、甘肃省经贸委曾两次决定对这个厂限期治理。2002年,环保总局与原国家经贸委再次对其限期治理,要求到2005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目前,冶炼厂的治理项目仍无实质性进展。 旧的高污染源还没有彻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项目又在西部上马。据悉,一些东部污染企业在招商引资的旗号下涌入西部地区。宁夏石嘴山市2004年1至4月份引进的70个项目中,高耗能的项目就有43个,部分已经投产的项目其环保后续工作也没有跟上。近年来黄河宁夏段在工业污水排放减少的同时,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例不断加大,成为黄河污染治理的新重点。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局数据显示,2003年,黄河宁夏段年排放废水3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5万吨,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64万吨和51万吨。 伴蹲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黄河污染治理的老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污染,新问题又在不断显现。目前黄河流域的水污染已由集中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渐变化为工业点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并重。生活污染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已成为污染防治工作的新重点、新难点,并逐步呈现出污染结构多元化和污染因素的复杂化。 污染之“痛”痛在经济结构,黄河流域工业结构一“重”二“小”,与水环境特点不相适应,使河道径流越来越小的黄河要接纳越来越多的工业污水。“重”主要表现在兰州、白银、包头、宝鸡、西安、咸阳等地重工业高度集中,超出环境容量。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是陕西的工业基地,而渭河流域年污水排放量达8亿吨,占黄河流域排污总量的18%。目前,渭河已成为“关中下水道”,大部分河段失去自净能力。“小”主要表现在黄河中游一些地区趁国家加强对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大量关停污染企业之机,低价买设备,上了许多“十五小”工业,接下了“污染接力棒”。这些小污染企业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很大。 我们认为,黄河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现状,污染越治越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资和速度无法同步跟进。为此建议: 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通过市场作用,从原来“谁污染谁治理”的企业个体行为,引申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供求关系,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环保企业乃至环保行业,向污染责任方提供商业性环保服务,逐步实现环境治理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同时,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鼓励多家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设施专业化运行,提高治污设施处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费用,逐步解决普遍存在的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环保设施,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树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一是划定黄河水功能区,根据黄河水资源量和水流的纳污能力,提出各省(区)允许排入黄河的污染物总量,实行省(区)际断面水质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依法治污,在相关法规中明确相应的水污染超标处罚措施,对于污染超标省(区)要停止审批新的水资源利用项目;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利、环保联合治污机制,在排污监测和监管处理水污染突发事件上统一行动、团结治污。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绿色GDP,把环保工作纳入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 环保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实行垂直管理,脱离地方的制约。 给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如处罚力度,关停污染企业等。 地方新上项目论证必须有科学的决策程序,有环保部门参与,对新上项目,如果发生大的污染事件,实行事后决策追究制度,以加强地方“一把手”对黄河污染监督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应该在具备了有效的监测网络基础上,探索建立排污区域赔偿制度,让过度占有资源者付出应有代价。可以通过“排污收费”的办法,由河流段面水质不达标者,向下游提供补偿,迫使沿黄地区政府加大对本地区污染的治理。 
黄河乃我们中国的第二大江,它与长江并称为中国的摇篮,因此,我要发出一声长吼:“保护好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江,如今,黄河却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黄河河水中的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据统计,黄河下游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占世界第一位,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约为36千克,黄河的气势惊涛澎湃,正因如此,黄河两岸的流沙大部分都被带进大海。因此,黄河周围因土壤松软,经常闹水灾,所以,我们应治理好黄河,把黄河的洪灾压制住,把流沙排出。黄河的泥沙和水已混合凝结成泥浆,水已基本成为泥水状态,要完成排沙这项任务是很艰难的,更何况,就算把泥沙排出来了,只要黄河周围还有泥沙,泥沙就会源源不断的排进黄河,直到黄河周围没有泥沙为止,因此,我们还要把土地硬化,这需要采取两个方案,第一是减慢河流的流速,使它不至于把泥沙冲进黄河;第二要在黄河周围多植树造林,起三个作用,第一可以环保,第二是起了大堤的作用,第三,可以硬化土地。另外,黄河周围的工厂应迅速搬迁到别处,以免污染黄河水。 我们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看着黄河母亲一天天的苍老,瘦削,我们心如刀绞,黄河母亲天天忍受着人类对她的折磨,喝着人类排放的污水,吃着人类的生活垃圾,却仍然为人类灌溉农田,滋润万物。 我心中的黄河是凄惨的、不幸的,我相信,黄河一定能恢复她往日的英姿,再次成为我们民民族的骄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 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希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水,生命之源,世间万物生存的希望,人类文明的摇篮!地球上的每一条江河都是人类的母亲,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养育我们,是她以无私的奉献把人类的文明一次次的推向辉煌!面对母亲河如此宏大的恩泽,人类却因为自私、贪婪,对她进行疯狂的侵略,使她伤痕累累,面目全非。 春日的一天,我迎着明媚的春光来到九峰桥上,望着我们福建人民的母亲河——闽江,我的心潮澎湃。记得外婆曾经告诉过我,过去的闽江清澈如鉴,青山倒映在水中,鸟儿在水面上欢快地滑翔。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极目远眺,江水碧绿如蓝,和边草木葱绿。人们亲切的称她为“绿色之江”。而今,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俯视她那宽阔的胸膛,感受那脉脉流动的血液时,我的心在滴血:尊敬的人们啊,你可曾见到母亲河昔日的明眸已经不见了,你可曾听到母亲河银铃般的声音变的嘶哑了,你可曾闻到河边清新的空气被一股腐臭取代,母亲美丽的身体被摧残的伤痕累累,我仿佛听到她在伤心的哭泣。有资料显示闽江南平段水质达标率逐年下降:00年水质达标率为,00年降至。整治闽江污染,全面改善闽江环境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破坏水环境是要受到惩罚的。我们已付出的惨痛的代价!今天南平人民正在为建设西部腹地而努力!南平需要发展,水环境污染再也不能成为制约南平发展的瓶颈了!南平人民渴望我们的母亲河碧波荡漾,再显昔日风采! 值得高兴的是,环境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了,南平市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明确了保护母亲河的目标和重点,闽江水环境保护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了。但是水环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保护母亲河不仅是政府的大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保护母亲河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要小觑自己的力量。记住不要再让水龙头“哗哗”的流淌,因为水资源非常宝贵;不要再使用含有磷的洗衣粉,因为那是在污染水质……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用智慧的双手,一起维护我们母亲河的健康,还母亲河清澈明丽的风姿,让母亲河永远欢笑!让我们家乡的明天更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