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7

糖糖不苦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大学生与网络道德论文选题意义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4464

已采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第二重身份:网民。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拥有网民这一身份,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进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缺乏道德伦理的现状。譬如,网络谩骂、网络乱伦、网络人肉搜索、网络犯罪等不道德的行为,当前对于这些行为还没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控制,而且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目前网络秩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道德这种具有自律性的行为来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本文试图从内因外因两个层面,即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与整体社会的道德氛围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的内外措施。

大学生与网络道德论文选题意义

295 评论(13)

gaonimama

这个网络道德规范,她特别好建立,把你这个老王都规范的自己的个人神经病的
199 评论(15)

Diligent南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第二重身份:网民。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拥有网民这一身份,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进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缺乏道德伦理的现状。譬如,网络谩骂、网络乱伦、网络人肉搜索、网络犯罪等不道德的行为,当前对于这些行为还没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控制,而且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目前网络秩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道德这种具有自律性的行为来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本文试图从内因外因两个层面,即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与整体社会的道德氛围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的内外措施。 一、什么是网络道德观 网络道德观不外是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即虚拟的社会空间里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是现实生活中道德观念在信息化时代的延生,是新时期所特有的道德观,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道
218 评论(13)

fjj_

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和平台;另一方面,在未成年人中也滋生了网络沉溺、访问不良信息、迷恋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并引发了信息时代特有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我们应该在教会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技术的同时,加强学生网络技术道德素养的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道德素养培养的实施把信息道德融入任务设计中去。在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最常用的。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率。所以,一个好的任务能够起到良好作用:可以理顺教学,给学生以动力,能起到各种不同的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把信息道德融入作品中去。学生的作品最能反映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因此,在学生作品中要渗透信息道德教育。教师在布置作品任务时,要有选择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由几个学生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大作品”任务,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18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