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连
在中国诉讼程序中有一审、二审,没有三审。我国实行的两审终审制。二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 
一、一审二审是什么意思1、一审是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最初一级的审理。二审是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二次审理,再审是对发生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进行纠正的审理。法院第一审程序是对相关管辖权的审查以及对事实的真实情况及对应的证据材料的审查,而二审程序则是对法院审判的监督,对于一审判决的合法性、合宪性的审查,对法院的判决进行监督;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二、一审和二审的区别1、性质不同,法院第一审程序是对相关管辖权的审查以及对事实的真实情况及对应的证据材料的审查,而二审程序则是对法院审判的监督,对于一审判决的合法性、合宪性的审查,对法院的判决进行监督;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一审程序是由于原告为了行使自己的起诉权,避免错过诉讼时效而发生的,而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对于法院的判决存在异议发生的;3、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原告,即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4、判决效力的不同,对一审的判决或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二审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判决或裁定,直接生效;5、使用的程序不同,一审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有一名法官独任审判;二审必须由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人民陪审员可以作为合议庭成员;二审只能由法官组成合议庭。
7到8次。一审,二审,三审指的是审稿的轮数,如果有编辑或者审稿人对文章不太满意,就会继续下去,因此没有最多几审的说法,不过有些期刊对于稿件的处理时间有要求,超过了时间只能拒稿重投了。
审核力度。一审就是只须要审核一次二审二次。……不合帐号设置不合的审核权限。比如张三负责一审,李四负责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