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之龙
“视觉文化研究”是近几年在西方学术界颇为关注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这一研究针对着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表征,以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为主导框架,围绕着“视觉性”(Visuality)问题, 对现代世界的主体构建、文化表征的运作以及视觉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揉文化行为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的辩证法,揭示了这一辩证法与现代主体的种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纠葛。 “视觉文化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针对“视觉”或“视觉文化”的研究,而是一种针对“视觉性”的文化研究,是对“视觉性”进行的一次后现代质疑,是对“奇观”社会做的一种后现代逆写。 一 当下“视觉奇观社会”的凝视 “奇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这个概念是法国理论家、“国际境域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居伊 德波(Guy Debord)提出的。他在1967年出版的《奇观社会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 “奇观”理论的提出与20世纪60年代西方消费时代的到来有着直接的关系。 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积聚,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见的消费文化的形成。 从物的生产到物的呈现再到主体的购买与消费,这一系列的过程不再单一地只是物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实现,而且还是物的符号价值的生产和消费,是物在纯粹的表征中的抽象化。 正如德波所说:“真实的世界已变成实际的形象,纯粹的形象已转换成实际的存在-----可感知到的碎片,它们是催眠行为的有效动力……” 德波还说;“奇观不是要实现哲学,而是要是现实哲学化,把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变成一个静观世界。” 
有个网站叫中华论文中心的,貌似有很多论文,自己去找下吧~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论文选题范围 1`文字排版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图形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 3`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4`广告创意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 5`卡通形象设计在广告中的应用 6`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7`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8`广告文案的作用 9`广告中的夸张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