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8

唐万佩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xl9061

已采纳
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店主能帮你下载这类论文的,可以去看看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337 评论(15)

songrong120

T8钢的含碳量是平均为8%,国家标准规定的含碳量范围是75~84%,非常接近含碳量77%的共析钢,因此,一般情况下把它看做是共析钢。共析钢的奥氏体化温度是727°,你加热到760度,说明已经是完全奥氏体化了,由于保温足够的时间,游离碳化物是不存在的,已经完全溶入奥氏体,因此,T8钢在760度是单一奥氏体组织。T8钢加热时容易过热,你的试样是直径为5毫米,淬透性足够。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1、620度等温退火:共析钢在600~Ac1之间等温会转变成粗大的珠光体组织,因此是珠光体。 2、油淬火:因为能够淬透,所以得到片状马氏体+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3、随炉冷却:相当于完全退火,得到粗大的珠光体组织。 4、400度等温:因为共析钢在350~550之间等温,会发生贝氏体转变,因此,得到羽毛状的上贝氏体组织。 5、水淬火:因为能够淬透,所以得到片状马氏体+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6、水淬火150度,马上加热到300度等温足够时间:水淬后得到片状马氏体+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加热到300等温,马氏体会产生分解,分解为回火马氏体,由于马氏体完全分解的温度是350度,所以,分解不完全,而残余奥氏体完全分解完,故组织为:部分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少量的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分解产物在350~Ms之间是下贝氏体)。 7、水淬火150度,马上加热到500度等温足够时间:属于淬火+高温回火,也就是调质处理,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完全分解完成,生成粒状铁素体+细小碳化物(T8钢是渗碳体),这种混合组织人们通常称之为回火索氏体组织。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屈氏体(或称为托氏体)、索氏体这些名词已经被淘汰,代之称为细珠光体和极细珠光体。具体情况可参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郭可信研究员的系列文章《金相学史话》
247 评论(13)

asame

按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分为以下几种退火⑴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适合加工的硬度为170-250HB。⑵消除或改善工件在铸、锻、焊等加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成分不均匀或组织缺陷,以提高工件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消除内应力或加工硬化,防止加工中变形。⑶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正火:消除铸造和焊接过程引起的过热组织缺陷,细化晶粒、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使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回火:改善基体组织,使基体组织趋于稳态,降低金属淬硬度。根据热处理在零件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351 评论(15)

cccccm1993

在制造、热处理等过程中:主要是材料结晶速度快慢不均,有时内应力可以达到最大点。 这种效应导致应变中性层和几何中性层的不重合及向弯曲内侧滑移 我只知道:各种合金的制造及热处理中,过程的应力集中变换测量--"金属应力集中检测仪",它是在役制造的把关并用配以软件加以应变曲线图分析,对比,存档报表等等估计能解决此问题。
34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