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浅谈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论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8

longuster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浅谈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lcloud

已采纳
在中国古代,家的意思与现代稍有不同:古时皇帝自称天子,意为天之子,拥有天下所有领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天子领地称"天下";天子将部分土地分封给兄弟子侄,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领地称为"国";而诸侯王又可以把部分土地分给子侄,称为卿、大夫,卿、大夫的领地就叫"家"。儒家对士人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很好的说明了家国天下的关系。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才逐渐演变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正是古代国与家的这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所以家国情怀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无意识,成了古代文人士子最浓烈的精神底色。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也就是说,自己一身的荣辱成败皆系于家国。所以就连洒脱俊逸如李白给自己做的人生规划都是:不屈己,不迁人,不赴举,倚天仗剑,挂弓扶桑,然后一鸣惊人,跃登辅弼之位,大展王佐之才,一旦功成业就,效留侯,法陶朱,泛舟湖海而去。归根结底,依然是心系家国,想要经世济民。连李白这样出世思想浓重的诗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些把家国利益看的比生命还重的文人了。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种深植于心的家国之情自然会在诗人笔底澎湃,在诗歌中回响,绵绵传递,不绝如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期,家国情怀就表现的比比皆是。比如《黍离》一诗,从眼前的麦苗,联想到国家的兴亡,发自内心深深喟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之悲后来也就成了家国忧思的代名词。可以说家国之情早已深入国人的骨髓,融入文人的血液。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顶峰,内涵丰富,有众多诗篇表现了家国情怀,尤以边塞诗更是将这种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有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豪迈;有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沉痛悲愤;有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无奈惆怅;有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坡残贼"的气吞山河……唐诗中的家国情怀自然也难免也有消极沉郁的部分,但总体来说,更多的表现出的是慷慨豪迈的男儿豪情,是战士保家卫国的凌云壮志,表现出的是大气磅礴的大唐气象。 词是诗的变体,被称为"诗余",被正统文人称为"小道"。创立之初,多表现风花雪月,闺阁情怀,男女情爱,很难表达大主题,大气象。

浅谈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论文

248 评论(11)

yicong2010

古往今来,“爱国主义”“家国情怀”都是提及频率十分高的词汇。“国”“家”顾名思义,国家,家庭。“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先大国,后小家。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祖国,心系国家。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却仍遭君主疑心,死在刀下;有陆游的初心不改,“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他在忍受病痛的折磨时仍心系国家,无一不透露着作者对国家的忠心和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古时“忠”“孝”难两全,而我认为,要先有国,后才有家。没有国,谈何家?“烈士之爱国也如家”“临患不忘国,忠也”忠孝亦可两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骄傲。在当今社会,人们表达家国情怀的方式也丝毫不逊色于古人。可能不是用具体语言表达,但绝对可以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抗日战争,作文解放战争中,多少男儿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国家,虽死伤惨重,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开始迈开了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步向前跨,并且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和赞颂。近年来,c-919大飞机成功试飞,辽宁舰成功试飞,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并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这让国人感到了满满的优越和自豪。近日,中美贸易战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美国全面提高关税,禁止华为进入5g市场……它以为中国还是几百年前那个屈辱的中国了吗?不,不是。中国强大起来了。我们可以自主研发不依赖外国技术,反之,国外少了中国,才是真的遗憾。美国粮食谷物堆积滞胀,农民苦不堪言。多个国家亦受到牵连。我们不再是几百年前的中国了,我们有信心并且有能力相信可以做到更好。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能力有义务,以天下事为己任,为未来的发展增砖添瓦!阅读全文
187 评论(12)

zedongli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感,爱国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爱国是一种伟大的情怀。邓小平同志说:“我荣幸的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 热爱祖国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去的。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抗议: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用实际的行动来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2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