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检索表达格式,就是检索词与逻辑算符和其他算符的组合,算符包括与、或、非、“*”等等。 比如ABC三个检索词,写成 A and B not C 就是一条检索式,表达特定的检索意图。这种格式一般用于数据库的专业检索,但通常都能通过菜单式的高级检索来实现,不用记这么复杂的格式。检索表达式&规则检索运算符 and or not near/x same。near/x和same运算符可以忽略,不常用。检索运算符不区分大小写,AnD、and、AND都是一样的。当搜索两个关键词时,空格默认为and。也就是为什么你输入一篇论文的标题却能搜到很多文献的愿意。如果你想只搜到这一篇,需要给它加上引号,才会将整个题目视作一个单词。运算符的优先级不用记,加括号就完事了 near/x>same>not>and>or。通配符 “* ”,“$”,“?”。“$”用来代替一个字符或什么都不做。如:检索flavo$r,可以检索到flavor和flavour,对于同一个单词的英美拼写差异非常有用。“?”用来代替一个字符,它与$的差异就在于,不可以占坑不办事。如:检索Barthold?,可以检索到Bartholdi和Bartholdy等等。对于最后一个字符不确定的作者姓氏非常有用。(但是对我这种口语=0的英语渣渣,没啥用)检索之神:“*”。“*”可以代替任意长度的任意字符,但是使用“*”前至少要有三个字符,如:zeo加“*”是合法的,ze加“*”是不合法的。同理后面也是一样至少有三个字符,如bio加“*”。PS:星号的检索规则还有很多,只是因为程序员要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到,实际使用起来,那些规则基本用不上。记得“*”通配符只在检索主题字段的时候使用即可。 作者字段可以用吗?你想想你真的会用吗?还不是在一篇论文上看到谁的名字直接复制过来搜,怎么会用得到通配符,虽然有规则,但是没必要知道。进阶规则:词形还原+词干提取。词形还原是默认开启的,当你检索某个单词时,会自动检索相应的词根,以此避免词形变化带来的工作量。如:检索communicate。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封面:(由文印中心统一制作)2.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约300字以内。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同。目录:其内容从第一章开始。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限200字)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不得放在各章之后。附录文献翻译:放置顺序为先译文,后原文。汉语原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英文原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 二、论文的书写层次和标题(1)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2)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第一章 ××××(居中书写)1 ××××1 ××××页眉和页码页眉:(1)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页眉全用各部分内容的标题;(2)从第一章开始,奇数页页眉用“本章标题”,偶数页页眉用“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3)页眉字体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眉线为单横线。页码:(1)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连续编排;(2)从引言(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3)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有关参考文献英文部分严格按照字母顺序排序中文部分,置于英文部分之后,严格按照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三、论文的印刷要求封面:由文印中心统一制做。论文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1)大标题 Times New Roman加粗小三 (2)一级节标题 Times New Roman加粗四号 (3)二级节标题 Times New Roman加粗四号 (4)三级节标题 Times New Roman加粗小四 (5)正 文 Times New Roman 5号 (6)参考文献及篇眉 Times New Roman 5号(中文用宋体五号) 段落及行间距要求(1)正文段落和标题均取5倍的行间距。(2)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前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前段后间距 大标题 30磅 一级节标题 18磅 二级节标题 12磅 三级节标题 6磅(3)参考文献行间距取5倍。注意不要在一篇文献段落中间换页。用纸及打印规格(要求双面印刷,除中英文扉页须单面印制外)纸张规格(mm) 页边距(mm) 页眉距边界(mm) 页脚距边界(mm) 左、右 上、下 A4(210×297) 30 35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