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wpj
亲身经历 本人买车10个月 具体情况如下先说坏的···脾气变大了烟瘾变大了身体变胖了体力下降了思想懒惰了性格越来越急躁了越来越胆大了速度越来越快了越来越不文明行车了越来越讨厌红灯了油价高了保养钱花多了 而且4S越来越黑了下一步可能会肇事逃逸了 酒少喝了 不用踩单车了 不挤公车了 旅游方便了 当然气质杠杠滴 车一停 门一关 遥控一按 唧唧叫~~ 
世界上任何事物均具两面性,人类的聪明处在于趋利避害,尽可能利用和扩大其有利的方面,回避和缩小其不利之处。当前人们对待汽车时态度亦如此。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汽车的问世和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活动,有人说它无异是缩小了地球,延长了人的生命。不过汽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祸害,而且这种祸害日益严重,因此又有人称它为“城市杀手”。
汽车与人们日常、汽车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汽车提高了速度,使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快,加快了生活节奏和事件的发生,增加了对人们的心理的刺激,带了各种生活压力,导致现代社会心理的疲惫与紊乱。。 还是古代好啊,生活节奏很慢,人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效率与压力并存,关系就是大大增加了文明之间交流的频度和广度。 汽车缩小了时间上的距离,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 汽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现在汽车的价值也有很多档次,一切都跟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高速不发展分不开,但私家车不段增加,我们的能源就会加速的减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一种能够代替石油的能源,汽车不断增加,有利也有弊,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盲目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用是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有了汽林的喜剧小品中领略到老爷车的 现代社会,汽车已经和人类的车,人类的自由活动半径大大增加笨拙可爱之处,又可以从现代电影生活密不可分了。 汽车制造是大规模生产的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社会对汽车不断增长的 要求,促使汽车工业人日益繁荣。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件,由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纺织品、木材、涂料等繁多材料制成;应用冶炼、锻造、锻压、机械加工、焊接、装配、涂装等许多工艺技术制成;涉及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电力、石油、轻工等部门,汽车的销售和营运还涉及金融、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可以断言,没有哪个行业与汽车完全无关。汽车业是一个关联度非常大的产业,汽车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约150多个上下游产业,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此外汽车工业也给社会带来许多机会----日本的汽车制造、销售、营运等行业职工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9,美国和德国的这个比例更高,占1/6。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回促进个行业的繁荣兴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一是经济利益很高的产业。在发达国家中,许多著名的汽车企业举足轻重,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这些国家汽车工业的 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8%,占机械工业总产值的30%,其实力足以左右国民经济的动向。因此,世界各各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10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工生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3~1958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创建阶段,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是这一阶段的标志。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建设工作是在原苏联的全面援助下进行的,产品由苏联引进,工艺流程由苏联设计,主要设备由苏联提供,连厂房设计也是由苏联方面承担的。1968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在湖北十堰动工兴建,1975年投产。这个阶段的汽车制造厂及其主要产品由于依赖国家提供原材料和报销全部产品,汽车企业“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的缺陷后来又因为文革的原因,汽车产量停滞不前。1958~1984 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第二阶段。1958年左右,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汽车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一起进入自力更生的时期。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础工业之后,我国各地纷纷仿造和试制了多款汽车,逐渐形成了几个较有规模的汽车制造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汽车行业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开始的蓬勃发展时期。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整车项目,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愈来愈旺盛,中国迅速跃升为巨大的汽车市场。我国的汽车产量已跻身于世界生产大国的前列。但是,我国还不是汽车工业强国,我国的汽车工业水平仍然落后,汽车企业多而分散,竞争力不强,不能与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相适应。 首先,基于相关行业对汽车工业的作用,由依附、被动到今天走到“台前”,是一种历史进步,汽车业界就不应该总是抱怨“环境不好”,而应该树立一种“在困境中培养坚强”的积极心态。这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其次,汽车媒体和专家们由此可以摆脱原有思维惯性,不再“就汽车说汽车”,而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地研究如何迎接汽车社会的到来?如何认识汽车与汽车文化的关系?如何推动汽车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的普及和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会给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怎样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汽车进入更多普通市民生活后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具体有哪些改良和改革措施?汽车文化的魅力将如何冲击或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等等。否则,仅是在汽车降价呀、新车上市呀、怎样修车呀上面打转转,实在是肤浅而又“同质化”的,对整个汽车产业的推动也是十分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