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浅谈翡翠鉴赏论文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0

wsalu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浅谈翡翠鉴赏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关一盏灯

已采纳
这里说的肉眼是指用最简单的方法,但还是要借助一样小小的工具,就是放大镜,不需要多专业的珠宝放大镜,普通能放大看清表面的就可以。翡翠B货是天然A货经过酸洗、充胶处理后的产品,而C货也是在经过B货处理后才能染色。所以我们用主要用肉眼来鉴别酸洗和充胶处理后的痕迹。一、看表面的酸蚀网纹和充胶的溶蚀坑:这是最最重要,决定性的证据。为什么B货表面会有酸蚀网纹呢?是因为充填在翡翠B货的矿物颗粒间的胶硬度比较低,在切磨抛光时,低硬度的胶容易被抛磨,形成下凹的沟槽,形态像干裂土壤的网状裂纹,又称为龟裂纹。如下图所示:B货表面的“酸蚀网纹”B货表面的充胶溶蚀坑如果充胶溶蚀坑比较大比较明显时,有时甚至可以看到胶里面的气泡。在判断表面这些纹路是否是酸蚀网纹或者溶蚀坑时有几点需要注意:1、一定要在抛光程度好的或者能够被抛光好的部位上观察,抛光不好的表面,或者佩戴时间比较长的A货表面磨痕和凹坑比较多,要注意区分哦!A货抛光不好时表面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小坑,而B货表面即使是溶蚀坑,坑与坑之间也可以隐隐见到酸蚀的纹路连接在一起。如下图所示:2、不要将A货表面出现的“桔皮效应”与溶蚀坑混淆。A货表面的“桔皮效应”是由于翡翠内部不同矿物晶体的硬度有差别,较软的颗粒会被磨蚀形成下凹状。“桔皮效应”与溶蚀坑的区别在于:“桔皮效应”所形成的坑的边缘比较平滑,而B货溶蚀坑的边缘比较锐利,这种感觉就好像是高低起伏的平缓山丘与水泥地上的裂缝(或坑)之间的差别吧。哈哈~如下图:A货表面的“桔皮效应”A货“桔皮效应”与B货表面“酸蚀网纹”和“溶蚀坑”的对比图二、看颜色:1、看色调:由于经过了酸洗漂白,翡翠中所含的氧化物和其它易溶的杂质被溶解,黄底和脏底被清除,但浅绿和粉藕底色仍会存在,仔细再观察翡翠白色的部分,如果是B货则特别白,没有杂质没有灰黄的成分。仔细观察浅绿的部分,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特征,绿色显得特别鲜纯,无黄灰色调的干扰。但是,也有少量酸洗不彻底的和使用带有黄色调树脂胶的翡翠B货,看不出这一特征。天然翡翠在放大观察时常可见到小锈斑、小黑点等杂质。如下图所示:这三块是同一块料子,左边是A货,中间是酸洗过但还没充胶的B货,右边是充胶后的B货。水头是不是好很多呢,酸把黄灰等杂色都洗掉了。下面这两个,大家看看是A货还是B货?虽然这两件都是满绿的翡翠,乍一眼看上去觉得绿色非常纯正,有B货的嫌疑,但仔细辨别可以发现它们是绿中透了点黄色,人的眼睛对黄色是最为敏感的,如果想要准确定义手中翡翠的颜色,一定要勤加练习自己的眼力了!下面这件就是B货的绿色,可以作为一个对比:2、看色根:什么是色根?看下图:看绿色部分,犹如中国画的手法,从浓到淡从有到无,过渡得几乎让人看不出从哪里开始有颜色!这个就是B货的色根扩散,或者有人叫颜色发飘了,这是因为B货里的胶把隔阻颜色的裂隙充填了,光线很容易在翡翠颗粒之间相互传递而少了裂隙面的反射了。而光线在天然的A货中传播时,会明显受到翡翠的粒间边界或微裂隙的阻挡。这就是色根,如下图所示:但是现在的染色技术相当成熟,可以做到点状上色,所以看色根是否漂浮只是一个辅助判断,要结合其余特征综合鉴定,如下图,仿A货色根的B+C货。三、听声音:测试翡翠手镯和挂件的敲击声是非常便捷的一种方法,翡翠B货的敲击声多为沉闷嘶哑,不够清脆,与天然的不同。这一测试要注意,不能用手持住玉件,最好把玉件用细线吊起,用另一块实心的玉件轻轻敲击。但是天然A货如果有裂纹,或者质地疏松也会出现嘶哑和沉闷的敲击声,要加以注意。这一方法对手镯最为有效。总的来说,除了第一种用放大镜来观察表面能比较明确地鉴别出A货和B、C货的区别外,其余的鉴定手段都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渐区分开来,所以建议大家多看翡翠,锻炼好自己的眼力。

浅谈翡翠鉴赏论文

227 评论(10)

zqdcz

没有带过珠宝。不在行、
359 评论(13)

orgchem_yqx

这个,你这命题太广了,留给神仙回答吧。如果仅仅是对翡翠感兴趣,可以联系我,大家一起学习下,不敢说专业,但至少翡翠是我的职业。
210 评论(9)

水缘幸运星

翡翠玉,从古代文学中被认为是中华之精华,天地造化之精灵,聚日月之光华,蕴山川之秀美。翡翠玉可谓是众多玉中之王,享有“玉石之王”之称。自古以来,翡翠之美不仅得到人们的喜爱,不同的翡翠更被授予不同的价值,古代帝国皇后更对翡翠的美形容天下之美。翡翠赋予人们追求与寻觅种种神秘的信仰和精神寄托。百姓、百官皆爱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现在,每个人追求优质生活水平与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了,翡翠这种只能由少数达宫显贵拥有的玩物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佩玉、爱玉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现如今,随便走进一家大型商场、珠宝店,都可看到有翡翠出售。但尽管很多人喜欢玉、佩带玉,但又不太懂鉴赏知识,难以鉴别真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翡翠在大众百姓间的收藏。翡翠珍贵,但翡翠市场却鱼龙混杂,让外行人难辨真伪,花大价钱买到的也不一定是上等翡翠。如果你不是行家去买翡翠的话,或许会很吃亏,往往几千块的翡翠被店家吹嘘到几万块。虽然我们没有专家的火眼金晴,但如果您喜欢翡翠的话,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每逢春节,看到翡翠的店都忍不住驻足观赏,听着老板的介绍,赏析着一件件翡翠艺术品,从最初对物对时尚的盲目崇拜,逐渐转化为物对人精神的愉悦及心灵的净化方面。感觉,如果能够拥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上等翡翠是快乐的,但在没有足够的米米拥有她们的时候,对翡翠的喜爱,有爱足矣。爱,不一定代表拥有,远远的观赏,近近的把瞧,只要能愉悦心情,同样是一种美丽的享受。翡翠的鉴赏和价值评估一般有以下几项指标。翡翠的颜色:翡翠的颜色种类非常多,五颜六色都有,其中翡翠颜色繁多中绿色最为上品。颜色是判断翡翠价值所在的一个重要因素。绿色纯正、绿色浓度在80~90% 阳明亮、颜色分布均匀,为高档翡翠,行内人习惯称为老坑种。2、看结构:结构是指组成翡翠颗粒的精细程度。观察翡翠结构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拿起来观察它细不细腻。结构精细是地质作用造成的。结构粗细还能造成“苍蝇翅”现像,即呈现长条状或不规则片状出现。“苍蝇翅”是作为鉴别翡翠真假的一个重要标志。3、看净度:简单地说就是翡翠内部的干净程度,内部越干净价值越高。常见的瑕疵有:黑斑、石花、石纹等。4、看透明度:翡翠的透明度,指的是光能透过翡翠的深度,行话称之为“水头”。*工艺:“玉不琢不成器”。翡翠工艺包括设计、造型、寓意、抛光、比例是否恰当、线条是否流畅、是否利用了翡翠本身的形态特点等。翡翠出石之后主要是三分看原石七分看手工。6、裂纹:翡翠如果存在裂纹那会对价值大大降低。7、看体积:在质量同等下,翡翠越重价值越高。有关翡翠的一些名词:1、翡翠的“种”:就是指颜色、透明度和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翡翠的“种”主要有玻璃种、冰种、豆种、花青种、油青种、芙蓉种、金丝种、马牙种、紫罗兰等。其中最好的“种”是玻璃种,其次是冰种。2、翡翠的“地”:翡翠除去绿色以外的部分称为“地”,也称为“底”。“地”反映了翡翠的底色和结构,也反映了翡翠的干净程度和透明度。常见的“地”有:玻璃地、冰地、豆地、瓷地、石地等。其中最好的“地”是玻璃地,其次是冰地。3、“色根”:翡翠的饰品上,见一点或一条略深一些的绿色,这略深一些的绿色就称为色根。高档特级翡翠,绿色非常均匀,没有深浅之分,虽没有色根的,色根多了还会影响它的质量和价格。大家在购买翡翠时,最后挑选那些有色根的翡翠,总的来说带色根的翡翠饰品通常显得很有“神”。4、翡翠的A货/B货/C货翡翠的ABC意思就是翡翠的一个指标,这是用来评定翡翠的一个指标,是辨别天然翡翠还是经过人工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内部结构遭受破坏的翡翠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是一个等级指标。翡翠A货是指未经人工用物理或化学手段进行处理而使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纯天然翡翠。翡翠B货是指那些原来水头、品种、颜色较差,经过人工用强酸浸泡漂白,使翡翠内部的一些杂质释出,再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注入高分子聚合物,使其水种、颜色得到改善的一种翡翠。翡翠C货是指那些原先无色或浅色的翡翠经化学或辐射处理法,加入或改变其本身颜色的一种翡翠。
33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