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涌璇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驳论文的驳法有三种: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反驳论证相对于前两者更高了一个层次。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完全分开的。驳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直接驳和间接驳的差别①如果直接以论点出发,那就算是直接驳论②如果通过各种论据来反驳论点的算间接驳论③如果从始至终都通过论点论据来论证中心的,就是典型的驳论文,如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就是典型的驳论文章。总之,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准靶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并且还要强调出敌论的弊端。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可以引用一些较为典型的事例,和古典名句。更加强有力的证明自己的观点。②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③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平凡,也是一种幸福 我实在是一个要强的女孩,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依然信心不减。很羡慕那些学习拔剑,能力出众的同学,总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他们那样,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老师心中的宠儿。 于是,我便努力发挥唯一的特点——写作。写了撕,撕了再写,几乎赔上了全部课余时间。可是,每面对桌上的一大堆稿子,却连它们装进信封投入信箱的勇气也没有,所以,我还是那个平凡的我。 于是,我不由心急如焚:既然那样有决心,为什么连这点魄力也没有?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将浅唱叹般的苦恼化作字字句句融入了随笔本,心里却并不在意。 三天后,本子上语文老师那一行行清秀的字跃入眼帘:“上进心,这是一个人进步和成功的关键。然而,任何人干什么事都不可能一步登天,一次到位,总有一个过程,否则,怎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呢?何况现在是打基础的时候,一步一个脚印,不求快,而求实,踏踏实实的做个平凡的人不也是一种幸福?” 读完这段温馨感怀的话,仔细想想,是啊,我这样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班级每期的黑板报少不了我那牙牙学语似的文章,每次期中、期末我都没有下过前5名;平时与同学相处也十分融洽,用一位朋友的话说,我周围永远都有关心我的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又何况必须意强求引人注目呢?倘若我真的去投稿了,我的文章真的发表了,那又能怎么样呢?太多太大的巧利性,只能带来太多太大的虚浮和骄傲! 从那天起,我恢复了平静,每天都心平气和地学习、生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当然,也忘不了写作,只是它不再是哗众取宠的手段,而是溪流回归大海的自然,是生命延续的需要。 这时,我才真正感到——平凡,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