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5

博士dc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小学数学的论文3000字高中题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ywxyt

已采纳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的论文3000字高中题目

170 评论(9)

ghost1316

1、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2、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3、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4、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一)  5、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技能  6、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7、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8、不拘一格育“鸣凤”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10、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1、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12、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3、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4、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15、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6、10以内加法整理和复习  17、改良“有余数除法计算”教法  18、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和谐愉悦  19、主动探索——一年级《统计》教学片断评析  20、小学数学教育--教师之家--教师培训
148 评论(8)

godbless2888

网上搜搜吧,建议你上火星学习网学习平台上找找看
325 评论(11)

1234124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与学中的作用 摘要:数学实验一般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实测与直观,让数学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所研究的内容"可视化",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数,形的观念,并逐步对其适度抽象,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再实验",进而体会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构成体系,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改造着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的物质实践方法,掌握数学研究的规律,培养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够解决学科的和实际生活的问题,并检验和论证问题的结果 谈到做实验,一定容易联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等;谈到学数学,自然会联想到做数学题,题海战术几乎成为数学学科的代名词。难道数学也可以做实验?“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 数学实验一般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实测与直观,让数学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所研究的内容"可视化",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数,形的观念,并逐步对其适度抽象,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再实验",进而体会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构成体系,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改造着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的物质实践方法,掌握数学研究的规律,培养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够解决学科的和实际生活的问题,并检验和论证问题的结果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的人文价值所在! “数学实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等实践活动来进行数学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学习的一种形式。抽象的道理很重要,但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做数学式样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课本上的或老师叙述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我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动手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动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动手实验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玩”。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动手实验的过程又是学生动手实践、互相合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因而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了蜻蜓、蝴蝶、树叶等。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然后通过提问、动手制作,最后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着动手实验、小组合作,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乐趣中撷取了知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动手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感觉往往是单调乏味的,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动手实验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的印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动手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互相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动手实验,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在实验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四、 动手实验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动手实验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动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动手实验教学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动手实验为基础,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收获。 六、动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动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表面上看,动手实验浪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但它更有突出之处,使学生不仅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会培养学生敢于主动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动手实验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平等参与”的素质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以往知识的直接呈现,融知识于活动之中。在平等参与的前提下,通过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来理解、验证数学原理。这比起那些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艺术美,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活力。 因此,动手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奋战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有必要充分认识到动手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运用动手实验这种有力的教学手段来打造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333 评论(13)

286168120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最佳题目数学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数学大班额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其评价方式的研究以“智慧放手”的教学特色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模式研究小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培养与评价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的研究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基于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依托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实验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3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