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yfay
What I have reaped/harvested? 
我收获了 一阵阵凉风吹过,送走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 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老师带我们去农村参观。汽车飞驰在驶向郊区的道路上。路边那一棵棵高大的树木笔直地立着,就像受检阅的士兵。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车门一开,我第一个从车门跑了下来,“好美啊!”我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看!沉甸甸的稻谷笑弯了腰,金黄的玉米棒乐得合不拢嘴,那一片片黄豆荚都咧开了嘴。远处的柿子就好像是一个个红通通的小灯笼,而农民伯伯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呵,多么美的秋色! 突然,我看到了路边有一些含苞未放的小野菊花,心里立刻出现了一个问号:“这些不起眼的小花留着有什么用,还不如挖掉种庄稼呢!”我就去问面前的一位农民伯伯。“你别小看这些花啊,”农民伯伯说。“它的用处可大了,晒干后既可以做枕头芯用,起到保健作用,又可以泡茶喝,消暑解渴。另外,你难道不觉得这些花还很可爱吗?”说完,弯腰采了一大束美丽的野菊花放到我的手里。 我看着手里的野菊花,心想:原来秋天这美丽的景色也包含着这些“不起眼”小花的功劳啊!
写论文的收获举例如下:“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没办法回学校,论文的问题大概就是唯一能够扼制小肥猪们长胖和玩耍的唯一困难,时近六月,毕业班的小朋友们应该是最忙碌的时候了,论文查重答辩毕业然后收拾东西逃荒回家,这是每个毕业班的小朋友们的必经环节。降重应该是所有的大学生都会经历的事,而几乎所有人降重之后都会产生相同的想法,我确实是个学术垃圾,但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是个语言天才。很多人对于专业性的知识都抱着警慎小心的态度,生怕改动。而对于无关内容的文字总是大刀阔斧,这大概就是流行的话语“面对理论唯唯诺诺,遭遇旁白重拳出击。”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一段文字重复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找内容上的缺陷而是死命揪着语法,用词。作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学僧,熟练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的奥秘,主动句与被动句交织的艺术,中英文互译的魅力。修改论文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文学功底的考察。怪不得高中毕业后所有的学科都能在大学专业中找到对应,唯独语文不见了踪影,原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每改一次,总能加深一遍儿时学语文的记忆。降重过后,学术能力没提高多少,反倒是文字的运用能力突飞猛进,这应该是所有疫情之下大学僧们的共同心声。但是,不管怎样还请珍惜这最后的大学时光,这注定是大学最难忘的句号。”扩展资料:1、写论文是个系统工程。跟写paper不一样,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有个整体思维和计划,比如文献管理,文献索引,数据管理,表格图片管理等等。建议一开始就建立一个文件夹,里面包括各个方面的子文件夹,分门别类,系统管理,事半功倍。2、不要着急生成bibliography文献列表。因为这个文献列表一旦插入进来,在改动的时候总会一遍又一遍的更新,有的时候word也会崩溃,导致论文保存不当或者丢失。如果用endnote之类的软件,写的时候,在插入文献的地方用{作者名,年份等信息},最后一起生成列表就好。3、论文跟paper的思路有区别。对于论文来说,精炼并不是最主要的要求,详实最重要。而对于paper,精炼最重要,因为杂志往往有字数限制而且精炼的文字会更被杂志青睐。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力求详尽,尤其是第一稿,之后修改的时候可以略作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