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ing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格式封面 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 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2]。 题目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 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论文正文 要点⑴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实践和操作能力。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其实践能力也就是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一般来说,衡量一个人英语口语水平高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语调;(2)口语表达的流利度;(3)语法;(4)语言的准确性,语言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5)内容、逻辑是否清晰。这些是衡量会话能力的主要标准,针对这些标准,就要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方法恰当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何谓“独立练习法” “独立练习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方法。它不受时间和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属于你的空间,自己对着自己用英语讲就可以了,此方法是正常课堂英语口语训练的有利补充。 二、如何巧用“独立练习法”进行英语口语训练 1.创造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 总所周知,口语练习者最怕张不了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害羞心理,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与别人进行对话。二是自卑心理,总以为自己英语水平差,不敢开口,尤其与口语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对话更是如此。因此在“独立练习法”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语言环境。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采取适当的语速和音调,随心所欲地说。 2.大量模仿 模仿是学习外语主要方法之一。采用“独立练习法”提高自己的英语1:3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第一步先模仿单词的发音。要板一眼,口型要到位,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刚开始模仿时,速度不要过快,用慢速模仿,以便把音发到位,待把音发准后,在加快速度,用正常语速反复多说,直到脱1:3而出。第二步模仿词组的读法。重点放在熟练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练连读、不完全爆破和同化等语音技巧。第三步段落及篇章模仿,重点在于提高流利度。 3.复述及内容选择 复述有两种常见方法;一是阅读后复述。二是听磁带后复述。笔者认为后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可由一两句开始,听完后用自己的话把所听内容说出来,一遍不行,可多听几遍,越练重听的次数越少。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扎实后,就会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转换表达方法,用自己在课堂上新学的词汇和句型来替换一些不常用或过难的东西。开始练习“独立练习法”时,笔者建议复述材料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所选资料的内容要具体生动,有明确情节,生词量不宜过大。可选一些知识性强的小短文。开始时可练习复述小故事,有了基础后,复述题材可扩展些。 4.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但它不是唯一的工具。手势,动作、表情等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或辅助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这几种思想交流的工具往往是同时使用的。说话时绘声绘色,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自言自语时带手势.动作和表情,可以帮助你记忆和自然地使用英语。 5.注意要循序渐进,“一心二用” 学习说英语,需要有耐心,口语水平的提高,是在大量的口语练习中培养起来的,是一个发展过程。开始练习时,不要过分注重准确性,以着重培养口语的流利程度;但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学会“一心二用”,也就是在“独立练习法”中,你要一边说英语,一边听自己的英语,及时纠正错误,逐渐养成这一习惯,以提高说话的质量。笔者在2005第二学期对本校英语分院2005级238名学生做过“独立练习法”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238名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143人选择了喜欢“独立练习法”,占总人数的60%;有74位学生选择了比较喜欢“独立练习法”,占总人数的31%;只有2l位学生选择了不喜欢“独立练习法”,仅占总人数的9%。调查数据表明,采用“独立练习法”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有不少学生在“独立练习法”一段时间后口语明显提高,这充分表明这确是一种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就不扎实,口语水平较差,再加上对自己不够自信,很难提高口语水平。而“独立练习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自己为自己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言语自信,最终达到口语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