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m论文
项目评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为项目相关机构提供相关评价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及结论。正因为如此,项目评估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从而成为直接为科学投资决策服:务的重要手段。从事项目评估的机构,一般是最终决策或投资的机构。评估目的主要是为保证自己的决策不失误或投资不受损失。在西方,项目评估机构主要是银行,因为在西方,作出最终决策或最终投资的是银行,而在我国情况稍有不同。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项目评估机构有银行系统的,有计划部门的,也有其他管理部门的,这是由于我国的投资主体不同而形成的特色。所谓资产评估就是在资产发生交易、转移或变更经营者之前,对其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证明资产的实际价值,以保证并促进资产的合理流动与组合。而资信评估活动是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或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对评估对象的资金、信誉,从质和量方面进行检验和计量,并科学、客观地做出全面评价的过程。二者虽然同属评估范畴,但在很多方面仍有很大差别。 
这本书不错。可以买来看看。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管理伦理学概论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 一、无处不在的管理 二、管理的本质 三、道德与道德现象 四、伦理与伦理关系 第二节 管理学与伦理学 一、管理思想溯源 二、西方管理学的诞生 三、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研究对象 四、伦理学的诞生及其基本定义 第三节 管理伦理学 一、管理的伦理思考与伦理的管理功能 二、国外管理伦理学研究现状 三、管理伦理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外国管理伦理思想发展轨迹 第一节 古典的学说与实践 一 苏格拉底论知识与德行 二、亚里士多德论人的自由与道德责任 第二节 中世纪伦理思想中的管理内涵 一、基督教伦理思想中的禁欲与服从 二、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伦理思想 中的管理内涵 三、文艺复兴时期伦理思想中的管理内涵 四、中世纪管理思想发展中的伦理意义 第三节 近世的论述与探索 一、亚当?斯密的管理伦理思想 二、康德伦理体系中的管理内涵 三、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管理伦理 四、欧文的管理伦理思想与实践 第四节 当代的现状与困惑 一、古典管理思想中的伦理观念 二、行为科学中的管理伦理思想 三、对“企业文化”理论的伦理思考 思考题 第三章 中国管理伦理思想溯源 第一节 诸子百家中的管理伦理与智慧 一、孔子与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管理内涵 二、韩非的法家管理伦理思想 三、墨子的管理伦理思想 四、《老子)与道家的管理伦理思想 五、《孙子兵法》中的管理伦理思想 第二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管理伦理思想 一、秦汉时期董仲舒的管理伦理思想 二、封建王朝中期的管理伦理思想 三、明末清初的管理伦理思想 第三节 近代思想家的管理伦理见解 一、康有为的管理伦理思想 二、谭嗣同的管理伦理思想 三、章太炎的管理伦理思想 四、孙中山的管理伦理思想 第四节 民族实业家的论述与实践 一、张元济的经营管理伦理 二、宋?卿的经营管理伦理 三、卢作孚的经营管理伦理 思考题 第四章 不同背景下的管理文化与管理伦理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 一、文化的本义及其作用 二、文化与伦理的关系 三、管理文化差异与管理伦理差异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变化 一、对计划经济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思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念与社会道德 建设 三、当代文化背景下企业管理伦理建设 思考题 第五章 管理伦理的普遍原则 第一节 功利与人文 一、功利主义与人文精神 二、两种不同的管理思路 三、功利与人文的统一 第二节 民主与集权 一、管理中的集权与分权 二、中国企业中的具体情况 三、日本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三节 公平与效率 一、概念的讨论 二、公平优先或效率优先 三、管理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四节 权力与权威 一、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二、权力的五种成分 三、现代企业领导的权威构成 第五节 竞争与合作 一、一个案例引出的新课题 二、竞争中的管理伦理 思考题 第六章 企业现场管理中的伦理 第一节 明确或含蓄管理方式的伦理分析 一、两种管理方式的优缺点 二、对两种方式伦理层面的分析 第二节 单一性与多元化 一、单一性与分工理论 二、对单一性作业方式的伦理分析 三、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多彩 第三节 重视作业环境的改善 一、 企业是员工的第二家庭 二、如何优化企业的作业环境 思考题 第七章 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中的伦理 第一节 保证账目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一、数据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作用 二、数据准确性的伦理审视 第二节 无形资产评估中的伦理规范 一、资产评估概述 二、无形资产评估特点及其伦理规范 三、无形资产评估的失范及其对策 第三节“绿色”审计――一项全新的审计工作 一、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一些动态 二、“绿色”审计――会计界对环境保护的 积极反应 思考题 第八章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伦理 第一节 职责明确与上下同心 一、管理层次与部门划分 二、上下同心,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第二节 选人用人中的伦理准则 一、人才标准的确立必须符合管理伦理 二、人才使用中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趋势的伦理透视 一、管理模式的变化 二、管理操作层面上的变化 三 员工培训日显重要 思考题 第九章 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中的伦理 第一节 当代西方学者对市场营销道德的看法 一、显要义务理论 二、相称理论 三、社会公正理论 第二节“绿色”营销及其伦理涵义 一、何谓“绿色”营销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三、“绿色”营销的内容 四、“绿色”营销的伦理涵义 第三节 营销手段中的伦理 一、产品策略中的伦理问题 二、促销回扣中的伦理问题 三、现场促销中的伦理问题 第四节 广告宣传中的伦理 一、广告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广告中的伦理规范 思考题 第十章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国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两种模式 二、中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几种看法 第二节 企业公共关系中的伦理 一、公共关系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 二、掌握伦理准则,正确树立形象 第三节 管理伦理与企业道德 一、恪守企业道德,强化管理伦理 二、职业道德和企业信誉 三、企业道德形象塑造 思考题 第十一章 管理者的道德修养 第一节 新时代的新儒商 一、儒商的含义 二、提出“儒商”概念的意义 三、现代儒商的综合素质 第二节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 一、当代中国企业家伦理观念剖析 二、新型企业家的道德修养 思考题 第十二章 管理伦理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当代国外著名学者的管理伦理观 一、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二、价值准则和业绩衡量标准对行为的影响 三、美国学者眼中的经营伦理准则及其贯彻 四、伦理原则的具体贯彻与实施 第二节 法律与伦理道德的进一步思考 一、经营道德与立法活动密切相关 二、中国立法实践中经营道德的体现 第三节 重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道德建设 一、迫切性与重要性 二、市场经济公共道德的特点及其建设 第四节 结语――百行需以德为首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资产评估-免费毕业论文_free_4_%d7%ca%b2%fa%c6%c0%b9%c0/资产评估增值的两种会计处理对于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在相应调账以后,应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公司对评估的资产在进行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是按评估确认后的价值进行,则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计入“递延税款”货方,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在按规定于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或按规定的期限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应交的所得税,借:“递延税款”,货:“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如果公司在计提折旧时,仍按原账面原价计提,则评估增值部分不需要计算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公司应将评估增值全部计入资本公积。 虽然有关规定指出只有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所提折旧不得扣除应纳税所得额,而第1种情况强调的是对所有的资产进行这种处理的方法,第2种情况只强调了固定资产,但是,这里想说明的是这两种会计处理的差异,所以我们姑且当成一种情况来举例,即不分什么资产,均按10年进行平均调整(包括折旧、使用或摊销),以下也就简称调整。 现假定评估前资产价值为A元,利润总额为B元,净利润为67%B元。评估后增值10000元,已调账。按10年调整期限,每年调整额1000元。 (1)按第1种处理方法,按评估确认后的价值进行调整,则首先应做账务处理: 借:资产 10000元 贷:递延税款 3300元(10000×33%) 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 6700元 第一年进行的调整数为1000元(10000/10),则利润总额为B-1000元,所得税为(B-1000)33%,净利润为(B-1000)67%,同时结转递延税款: 借:递延税款 330元(1000×33%)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330元 这样本年应交所得税为:330+(B-1000)×33%=33%B,即体现的结果是没有进行任何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 (2)按第二种处理方法,本年的利润总额(B)、净利润(67%B)和应交所得税(33%B)均没有变化,因为是按评估前账面原价进行调整的。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处理方法虽然达到了“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一致,但导致了净利润、资产公积、递延税款及本期调整数的差异。第一种方法下净利润是(B-1000)×67%,资本公积6700元,递延税款2970元,本期调整数1000元。第二种方法分别为67%B,10000元,0元,0元。两种处理方法对上三项的累计影响是第一种方法比第二方法少1000元,即1年的调整额,其原因是第二方法没有按评估确认的价值进行调整(10000/10=1000)。 为此,若使用第二种方法,尚需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有关处理:“按评估增值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折旧与按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之间的差额,或按规定的期限平均转销的金额,借:资本公积 贷:累计折旧”,将1000元本来应计的调整补足后,两种方法资产账户才达到了一致。 这样处理后,第二种方法下的资本公积仍比第一种多2300元。这是由于递延税款少2970元,净利润多670元。 固定资产的几项核算 一、其他单位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按投出单位的账面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价值(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投出单位账面原值大于评估确认价值的差额贷?“累计折旧”科目;若评估确认价值大于投出单位账面原值,则按评估确认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例:A公司接受B公司作为投资的设备1套,双方协商作价10万元,B公司账面原值5万元。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115000 贷:累计折旧 15000 实收资本——B公司 100000 续上例:经双方协商,该套设备作价为75万元,则企业应作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117500 贷:实收资本——B公司 117500 例:C公司接受D公司全新货运卡车1辆,价款3万元。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63000 贷:实收资本——D公司 63000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融通资金的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方在约定期限内按期支付租金,拥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租赁期满,在付清最后一笔租金或再加一笔转让费后,取得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在法律上承租方在租赁期并没有获得租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从交易的实质内容看,租赁资产的一切风险和报酬已转给承租方,且在租赁期满将获取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因此,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承租方应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按期计提折旧,负担所发生的维修费、保险费。为了与企业自有固定资产相区别,在所有权转移之前,承租方应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果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需要安装调试,则应先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 企业以融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时,按租赁设备的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作为租入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费”科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借记“在建工巢?-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科目;支付融资租赁费时,借记“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费”,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租赁期满,所有权转移给承租方时,借记“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贷记 “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某企业以融资方式租入需要安装的设备1台,租赁合同约定:设备价款5万元,运输保险费2万元,租赁费按月支付(不考虑租金利息),租赁期为3年。估计该设备有效使用期为5年,期末残值5万元。发生安装调试费3万元,其中,从仓库中领用材料1000元,应计增值税170元,其余以银行存款支付。 ①租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77000 贷: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费 77000 ②支付安装调试费时: 借:在建工程 3000 贷:原材料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 银行存款 1830 ③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80000 贷:在建工程 80000 ④按月支付租赁费时: 每月应付租赁费为2139元(77000÷3÷12)。 借: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费 2139 贷:银行存款 2139 ⑤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每月应计提折旧额为1250元[(80000-5000)÷5÷12] 借:制造费用 1250 贷:累计折旧 1250 ⑥租赁期满所有权转移给承租方时: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80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80000 三、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者提供的有关凭据,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若为旧固定资产,则应按确认的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估计折旧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例:Y公司接受F公司捐赠的生产用设备1台,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值确认其原值为8万元。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8000 贷:资本公积 8000 若该设备已使用过1年,估计损耗程度为15%,则应作分录: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8000 贷:累计折旧 1200 资本公积 6800 四、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若发现盘盈固定资产,在报经批准前,应按其重置价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估计折旧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将固定资产净值转作营业外收入,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例:E公司期末进行财产清查,发现账外管理用设备1台,重置价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3年,估计期末残值为8万元。 (1)盘盈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100000 贷:累计折旧 27600 待处理财产损溢 72400 (2)报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72400 贷:营业外收入 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