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9

zaza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小学文言文的论文题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开心糖果428

已采纳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关于小学文言文的论文题目

333 评论(14)

pearl143

“初见有女,白衣长发。顾盼笑兮,于心自喜。自比之后,念及心动。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情书开头的口气俨然大人。为表对钦慕之人的爱意,情书还以“数学亦我不喜,英语亦我不爱,为求与你同桌,数学英语皆我爱也”表意。见到“右后刘小眼,上课之时屡屡觊觎于你,前桌王胖,无事回头,诈献殷勤,非奸即盗之心若揭”,这孩子表示“危呼,捉急哉。时值七夕,每闻牛郎织女相会,感不自禁。你我岂不是被考分相隔,正如迢迢河汉,相见不能会亦,每每远眺,心内凄然,苍天捉弄,人艰不拆。”
207 评论(15)

idiot065

大大请给分 不给分我可不干课题:《鱼我所欲也》1、选出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 ):A、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偷生) B、蹴尔而与之(蹴:脚) C、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2、选出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皆以美于徐公 D、生于忧患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而给你吃) 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4、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A、只有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都有,聪明的人不会失掉罢了。 B、也不是聪明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们也会有,聪明的人一定不会失去。 C、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而且人人都有这种心性,只是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心性罢了。 D、所有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性,人人也自然都会有这种心性,有道德的人能够可能丧失这种心性罢了。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者”的生活常理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 C、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6、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末段用一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的痛惜与贬斥之情。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句话中的“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这种思想。
318 评论(10)

qinbao0401

lz搜一下“古文观止 目录”会屎啊#4点“书目组成”就是了,不止200个
111 评论(14)

2463244153

韩愈--马说刘伯温--说虎贾谊---过秦论
30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