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q8893177
1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唐元春 中国质量报 2008-01-19 报纸 021 2 茶陵派研究司马周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5-01 博士 1118 3 千两茶记陈晓阳 茶叶通讯 2008-06-25 期刊 00 4 茶联三幅陈奇志 茶叶通讯 2008-06-25 期刊 02 5 老树与花茶牧村 思维与智慧 2008-03-15 期刊 00 6 祝贺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成立诗三首洪源枝; 许添源; 王家缙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7 茶心菊夫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8 当代茶散文创作谈王梦石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9 论《歧路灯》中的茶事描写及其意义刘畅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1 10 两首宋人茶词所记茶事考黄杰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1 从茶诗词看宋代品茗风尚罗春兰; 潘永幼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1 12 元代的茶俗 茶品 茶艺——元曲里所见的茶文化陈旭霞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4 13 茶诗词十一首欧阳勋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4 茶与戏周春兰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5 跳茶(中篇小说)刘志桂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6 山谷茶情刘盛龙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7 论《茶花女》对《断鸿零雁记》创作的影响齐瑞成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7-10 期刊 01 18 凉茶王悦民 躬耕(天下豫商) 2008-04-15 期刊 00 19 黄裳散文与“苦茶庵法脉”汪成法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25 期刊 00 20 茶的力量蒋光成 今日新疆 2008-07-20 期刊 00 上页 下页共有记录1376条 
摘 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深厚的底蕴。 茶叶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的传统产品,而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茶叶包装设计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茶叶商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弘扬茶文化,并给茶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文章将针对中国茶文化和茶叶包装现状展开一个简述。结合中国茶文化来阐述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要点以及其艺术特色。文章包括了中国茶文化的简介,包装设计的要点,然后根据茶文化设计出自己的茶叶包装作品,并阐述作品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引言 有人说,茶乃上苍赋予中华民族的恩赐,实属不为言过。在岁月的长河中,茶的清香和高雅与中华民族的个性相结合,并成为刻画“中国”的重要形象,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世界第一,总产量居世界第二,是世界茶叶大国。 若要茶叶有好的市场,包装的责任义不容辞,因此包装设计师不仅要使茶叶包装设计有漂亮的外表,更应使设计突出茶文化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走向新的辉煌。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深厚的底蕴。 茶叶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的传统产品,而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市场调研 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这样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茶对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性:“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 关于茶,还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这句话体现直接的体现出了茶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便利商店的冰柜中琳琅满目的茶品,街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茶店,都可以看出。 中国人不论是饭后、休息或者招待客人,茶是不可缺少的。客来敬茶已经成为我国标准的待客基本礼仪,否则就会被视为对客人的不敬。在许多的重大仪式上,茶亦是必不可少的。在结婚大喜的日子里,新娘子一定要给介绍人、男女双方的长辈和亲友们递烟、敬茶。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往往互赠名片,问候你好。而中国人的风俗却不然,不论彼此是否认识,先奉上一杯茶(当然,这是在普通老百姓家里,如果是在公共的社交场合中,寒暄几句后必定是邀请对方去茶楼或茶园一坐),这种习俗在南方表现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广东人,当地开设许多茶楼,朋友们一见面便互相问候:“饮茶么?”南方人习惯上茶楼憩坐,不只是为了喝茶而是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 中国茶叶种类之多,在世界上可说首屈一指;而中国茶馆之多,恐怕也无别国能及。在茶馆中与好友叙旧谈心,沏上一壶好茶,一边喝,一边聊天,茶水喝到只剩半壶,再继上开水,其乐融融。 中国人的好茶是有一定根源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饮食大国,对吃的讲究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中国人饮茶喜欢“清饮”,因为喝茶可去油腻,尤其是吃炖肉以后,喝杯浓茶还可以帮助消化,去口臭,特别是“铁观音”茶具有较强的助消化能力。所以,当以美酒肴款待客人时,再敬上一杯好茶,更可博得客人的欢心。 我把我的毕业论文都给你叻。、、、
点茶的基础用具,囊括了茶筅、茶碗、茶杓。有了这三样用具,大伙就可以开始小试牛刀咯。不过各位看官,别忘了要给自己选一款您所钟爱的茶粉哦! ? 1备水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冲茶最好的水自然是新鲜的泉水,但是现在要备有泉水都很难。推荐使用天然矿泉水,或纯净水。煮水的原则是: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的二沸水为度。也就是说,当看到水面呈现鱼眼大小、蟹眼大小的沸泡时,即可停止加热了。再往后煮就是三沸,然而三沸后,腾波鼓浪,水就偏老了。冲茶时,取二沸的水,置边上至水没有沸腾的声音,即可使用。 ? 2碾茶 先用纯棉纸包茶,压碎茶叶,然后入茶碾,碾茶要迅速,不能长时间碾茶,否则有损茶末的新鲜。如果不是当年的新鲜茶饼,则最好将茶烘烤后再碾。 ? 3点茶 斗茶就是比试谁的茶汤汤花──沫饽在盏面上的时间保持更久,称为咬盏,直到花散水出,称之为“云脚散”,经过几个回合来决出胜负。在北宋时期,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乐此不疲。 ? 斗茶用的方法就是点茶。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但这整个过程不超过数分钟。点茶之前要先暖盏,用开水过一遍茶碗,否则茶不浮。然后以小勺舀取茶末,在盏中调作膏状,不时以汤瓶冲点,边冲点边以竹制的茶筅或银制的茶匙在盏中回环搅动,即所谓“击拂”。 ? 点茶需要技巧,又以因击拂之法不同盏面泛起之乳花不同而有各种名目,自第一汤至第七汤而各有不同。 一汤:先将茶末调成膏状,可用汤匙。水要环绕着茶注入,不可直接冲在茶末之上。 二汤:二回注水要求来回成一条直线,快注快停。 三汤:三回注开水时,运用茶筅要轻盈均匀,此时茶面沫饽大半已成定局。 四汤:注入的开水量要少,茶筅的击拂要舒缓。 五汤:此时注入开水要看茶汤沫饽的状态决定击拂轻重。 六汤:如果这个时候沫饽勃然而生,只要缓慢搅拌就行。 七汤:最后一次注开水要看沫饽厚薄、凝固程度,如果达到要求,点茶便可完成。 ? 4分茶 经过上述7次注水和击拂,乳沫堆积很厚,并紧贴着碗壁不露出茶水,这种状况称之为“咬盏”。这时才可用茶匙将茶汤均分至茶盏内供饮用。《桐君录》云:“茗有饽(乳沫),饮之宜人”,因此多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