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tter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按用途划分中国不同种类新能源汽车占比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70%,仅比欧洲少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5万辆,同比增长5%。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0千瓦时/百公里;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能联网的未来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凭借“起步晚”的优势,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的高度,纷纷布置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对接智能化网络技术成熟、嵌入式传感器、雷达等新部件,更致力于为产 摩托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共存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标签仍将“摩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生产方面 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三五年之内,传统动力还将会是流行。不过发动机增压技术,直喷技术,稀薄燃烧技术,可变进气技术,气缸暂停技术,自动启停技术等新技术会逐步遍布全国。变速器也可能会朝多挡(高于7挡)液力变矩和CVT/DCT发展,除此之外制动回收同样是同样道理。于此同时LPG/CNG/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选也可能会在不相同国家出现。五到八年内,以Prius为技术表示油电混合动力会逐步被市场接受,价钱会逐步和传统动力缩小差距。因为传统发动机还是主要的驱动系统,仅仅是在某些工况下由电池替代,造成耗油降低的效果。成本影响同比较小,节油效果也显而易见。八到十五年内,以Volt为技术表示的插电增程技术会逐步遍布全国。这个时候传统发动机仅仅是做为高巡航历程的一个后备动力,正常状况下均以电池电能单独驱动,燃油一般被电能取代。电池价钱降低后,会逐步遍布全国。
新能源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的蓝海,目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终端市场上的主要力量。不过面对这片蓝海,合资、进口品牌声势较弱。其实跨国品牌也并非熟视无睹,并且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从目前多个合资、进口品牌公布的战略来看,2020年或会成为新能源车竞争的一个关键节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万辆和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和5%。累计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万辆和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和88%。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对消费者来说,2020至2025年将出现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购买时间点。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800万辆,而燃油车销量则会达到峰值(约3200万辆),之后将经历断崖式下滑,预计到2030年燃油车销量将跌至20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