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桂枝汤论文前言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3

zhaosuyan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桂枝汤论文前言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dayang

已采纳
如何提高自己写作论文的水平,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准题目; 二是要在这个题目下搭出几个比较新颖的论据作为框架; 三是要积累一些平时教学中一些鲜活的例子; 四是要提高文字的流畅性、可读性。 这其中,选准题目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名不正则言不顺,题目决定方向,方向影响质量。 选题时要注意四新: 一要时间新,指问题应具有时代感,能反映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沐浴“一米阳光”,静待“万丈光芒”——“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随感”。公民教育是去年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合作研究项目,我校也受教研室委托参与其中,这是一个新问题,而出现这样的一篇论文,起到填补空白的效果。同样的还有“学校转型期团队精神的培养”等。 二是内容新,指所研究的问题是以前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是在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中提出新的矛盾点、新的因素,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如“小课题研究——师生成长的异度空间”和“课堂教学公平问题探究”等。 三是方法新,指研究的角度、思路要有新意,但也不能盲目赶热点、追时髦,要注意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去研究;如“走进童心——对低年级儿童“人来疯”现象的分析”、“从鲁迅对周海婴的教育看其儿童教育观”等。 四是理论应用上的创新,科学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高度综合化和精细化的特点,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问题可以运用或借鉴到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如“让“菜单”理念走进学生生活”,“菜单”多用于计算机教学,强调了一种“交互性”,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猜想其可能强调了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自主性”和“多元性”。还有“语文教学机智的伦理学省察”也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二、如何搭出论文的框架所谓论文的框架,就是指论文中支撑论文的几个提纲或是论据,也就是你从哪几个方面来达成目标的。 论文的提纲同样要注意几点: 一是新, 创新是第一要素,比如《改善课堂提问行为的策略》,关于课堂提问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大家备课、议课、评课的主要方面,相关的论文也很多。这篇论文架构了这样几个提纲: 课堂提问应提“以人为中心”的问题; 课堂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 课堂提问应力求技巧性。 从新的角度去诠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二是全, 论文的提纲应力求周全,比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法很多,如果你仅从一、两个方面去论述,就显得说服力不够。 三是奇, 提纲的表述不妨奇一些。如有位教师在谈当前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时,采用了这样几个提纲: 1、“丢了西瓜捡芝麻”——为了探究而探究 2、“大事化小小化了”——探究教学的形式化 3、“野渡无人舟自横”——探究教学的随意化 虽然所阐述的内容比较普通,但提纲却起到了吸引人眼球的效果

桂枝汤论文前言

140 评论(14)

林发伟

[1]陈瑞春 论泻心汤类方[J] 中医药通报,2008,02:19-[2]陈瑞春 当归芍药散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8,04:56-[3]陈瑞春 桂枝汤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9,01:37-[4]陈瑞春 谈小柴胡汤方的临床运用[J] 中医杂志,1999,05:315-[5]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J] 山西中医,2004,06:1-[6]陈瑞春,刘英锋,胡正刚,周建虹 胸痹论治6法[J] 中医杂志,2004,04:304-[7]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举隅[J] 江西中医药,2001,01:1-[8]陈瑞春 肝病治疗的误区[J] 中医杂志,2001,08:507-[9]陈瑞春 精辨病机 规范法度 深究方规 活用经方[J] 中医药通报,2007,01:20-[10]陈瑞春 论伤寒的救阴法[J] 中医药通报,2007,04:18-[11]陈瑞春 《伤寒论》治肝法[J] 中医药通报,2007,05:24-[12]陈瑞春 从临床看《伤寒论》用药[J] 中医药通报,2007,06:19-[13]陈瑞春 伤寒八大厥证[J] 河南中医,1983,06:44-[14]陈瑞春 泻心汤类方的探讨[J] 新医药学杂志,1977,06:35-[15]陈瑞春 麻黄汤及其类方[J] 陕西新医药,1978,06:50-[16]岳美中,陈瑞春,金鸿猷 谈谈补益法的运用[J] 新医药学杂志,1978,03:14-[17]陈瑞春 略论胃痛从肝论治[J] 新中医,1979,03:20-[18]陈瑞春 运用当归芍药散的初步体会[J] 陕西新医药,1979,07:29+[19]陈瑞春 桂枝汤类方探讨[J] 江西医药,1980,05:18-21+17+[20]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J] 江西中医药,1980,04:19-[21]陈瑞春 《伤寒论》治肝法的运用[J] 中医杂志,1980,09:57-58+[22]陈瑞春 试论《伤寒论》中的辩证法思想[J] 新中医,1981,02:23-[23]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二)[J] 江西中医药,1981,02:49-[24]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概况(三)[J] 江西中医药,1981,04:55-[25]陈瑞春 《伤寒论》脉学初探[J] 中医杂志,1981,05:59-[26]陈瑞春 六经小议[J] 新中医,1982,07:51-[27]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四)[J] 江西中医药,1982,02:39-[28]陈瑞春 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J] 江西中医药,1982,04:41-[29]陈瑞春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综述)[J] 云南中医杂志,1982,05:39-[30]陈瑞春 略谈《伤寒论》的救阴法[J] 中医杂志,1982,11:59-[31]陈瑞春 三仁汤治阳痿[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05:[32]黄海龙,伍炳彩,万兰清,陈瑞春,张崇,王鱼门,邓必隆,肖德发,匡奕璜 中医经典著作问题解答(一)[J] 江西中医药,1983,01:62-66+[33]陈瑞春 论治伤寒之学[J] 湖北中医杂志,1983,06:4-[34]陈瑞春 ,周志娟 ,钟新渊 ,黄海龙 ,傅幼荣 ,万友生 ,王立 ,邓必隆 ,张崇 ,杨扶国 校注《喻嘉言医学三书》的体会[J] 新中医,1984,06:53-54+[35]陈瑞春 从临床看温胆汤的多种功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03:29-[36]陈瑞春 喻嘉言论秋燥[J] 云南中医杂志,1984,05:10-[37]陈瑞春 四逆散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6,03:25-[38]刘敏,刘英锋,陈瑞春 经方与时方合用的体会[J] 中医杂志,1996,08:466-[39]陈瑞春 常见肝病的证治思考[J] 新中医,1997,01:12-[40]刘英锋,刘敏,陈瑞春 柴胡桂枝汤在外感杂症中的运用[J] 新中医,1997,12:45+[41]陈瑞春 《伤寒论》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思考[J] 江西中医药,1997,01:47-[42]陈瑞春 真武汤新用[J] 江西中医药,1997,06:17-[43]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的体会[J] 中医杂志,1997,12:715-[44]李明方,陈瑞春 经方临床运用举隅[J] 江西中医药,2006,01:50-[45]陈瑞春 读伤寒 写伤寒 用伤寒─—谈我的治学之路[J] 江西中医药,1994,01:2-[46]陈瑞春 1例风心病治疗记实[J] 江西中医药,1994,06:20-[47]陈瑞春 五苓散新用2则[J] 中医杂志,1994,05:[48]陈瑞春 中医治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J] 江西中医药,1995,06:16-[49]陈瑞春 麻杏甘石汤的临床运用[J] 江西中医药,1985,04:59-[50]陈瑞春 《伤寒论》用桂枝纵横观[J] 云南中医杂志,1985,03:35-[51]陈瑞春 《伤寒论》中常用的逻辑方法[J] 湖北中医杂志,1985,06:4-[52]陈瑞春 谈叶天士用附子[J] 天津中医,1985,01:30-[53]陈瑞春 运用《伤寒论》方的几个问题[J] 天津中医,1985,04:34-[54]陈瑞春 国内近年研究仲景学术的概况——成都仲景学术讨论会论文综述[J] 江西中医药,1986,02:55-[55]陈瑞春 《伤寒论》脾胃治法的临床运用[J] 江西中医药,1986,05:3-[56]陈瑞春 浅谈桂枝汤治杂病[J] 天津中医,1987,02:40-[57]陈瑞春 经方运用数则[J] 天津中医,1988,06:42-[58]陈瑞春 肝硬化证治思考[J] 江西中医药,2000,02:1-[59]陈瑞春 弘扬伤寒学术 发展经方运用——谈伤寒方的临床体会[J] 江西中医药,1991,02:29-[60]陈瑞春 运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J] 江西中医药,1992,06:23-
123 评论(10)

缙云学人

拍背弹性压背、体操、捏脊疗法对睡眠呼吸排毒的效果好;啼哭也可以张肺排毒。适当补充喝水可以多排尿排毒。哺乳母亲也需要清淡饮食。
31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