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耀2
朱德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和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朱德,这个响亮的名字,是同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分不开的。在大革命时期,他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之役;十月革命后,他受马列主义的影响,什么滇军旅长、川军师长,他都不愿意干,毅然从西南跑到北京和上海找共产党;他的愿望没能实现,又远渡重洋,到德国去研读马克思主义,在那里,由周恩来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朱德同志就以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崭新姿态,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战斗。经过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朱德同志的名字,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的名字,不仅为中国人民所熟知,而且也为世界人民所知晓。多少年来,在我心目中,朱德同志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令人敬畏的英雄。但其实,他是一位老农式的人物,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真是“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朱总司令讲起话来果断,明朗,灼见卓识,胸有成竹,令人敬佩。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太原失陷。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弃地溃散。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从此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朱总司令根据毛主席创建华北敌后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率领八路军总部,从晋北南下,来到太行山区,坐镇这个地区,指挥华北地区各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十二月,朱总司令在和顺县石拐镇八路军总部召开会议,参加的有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参谋长等人。当时,日军正从太原南下,已经占领了太原以南的子洪口。会上首先讨论我军事力量如何配备的问题。决死队第一总队来到太行山区后,已由一个团扩充到三个团,加上两个游击团,就有五个团的兵力了。“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千山万壑、铜壁铁墙的巍巍太行,象一道顶天立地的脊梁,耸立在山西、河北之间,与汇集百川、滔滔东流的黄河互为表里。自古以来认为这个地区“外河而内山”,是个可以依托的天险。其形势的险要,正如陈毅同志诗中所描写的:“山西在怀抱,河北置左肩。山东收眼底,河南示鼻端。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是个天然的游击战场,是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好地方一九三八年七、八月间,正是麦收季节,日军的一个联队二千人从子洪口南下,向我们进攻。因为缺乏实战经验,结果没有打赢。这就是决死队第一次同敌人作战的有名的韩洪战役。朱总司令总结经验,认为三个打一个,这个战术思想是正确的,不过也要看本身力量的实质。如果是八路军主力一二九师去打,是可以打赢的;现在是我们这支没打过仗的部队去打,就不一定有把握了。不过,仗虽然没有打赢,部队却打得很英勇,同阎锡山的旧军不一样,不是一打就跑。决死队这次受到了一次实战炮火的考验和锻炼,开始变成一支真正的战斗部队。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左权参谋长,以及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都对新军的成长十分关怀。决死队这次打仗没打好,却仍然得到朱总司令的极大鼓励。打完仗以后,朱总司令在总部的一次会议上总结了经验。他说,打仗不能怕打败仗,不能怕牺牲。能战斗的部队,都是在不断的战斗中锻炼出来的,都是由不会打仗学会打仗的。决死队的成分都是青年学生,要改变部队的成分,抽出知识分子,补上农民。他又说,看起来决死队打仗还不行。要开个训练班,加强作战方面的训练。于是,就在沁县的西林开办了一个训练班,决死队连、排以上干部和大批优秀的政工人员都参加了训练。朱总司令每周一、三、五来给大家讲游击战术;左权参谋长每周二、四、六来给大家讲步兵战斗条令。后来副总司令也来部队作报告,讲党的政策。从总部驻地王家峪到西林训练班有几十里路。当时朱总司令已经五十多岁了,还和年青人一样,每次都是骑着马来给大家讲课,而且训练班就在树林子里,没有正式的课堂。讲课的首长不辞劳苦,使听课的同志十分感动。大家不仅学会了打仗的本领,而且从这些负责同志身上学习了可贵的革命精神。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感到增添了巨大的力量和信心。训练班一共办了三期,每期三个月。真是收获不小。这一时期,蒋介石一再指使国民党部队配合日军进攻八路军,使内战危机不断增长;同时,日军也采用“囚笼政策”加紧向八路军进攻。为了打掉敌人嚣张的气焰,保卫我抗日根据地,一九四○年八月初,朱总司令和彭副总司令发出命令,对日军展开破击战。在广阔的华北战场上,八路军以近一百个团的兵力,同日军展开大规模的战斗。经过五个月的激战,击毁近三千座敌人的碉堡,毙伤二万多名日军,缴获大批物资和弹药,沉重打击了敌人以战养战的经济体系,严重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和封锁网。“百团大战”取得的重大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斗志和胜利的信心。决死队作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的一部分,在老部队的带领下,也参加了“百团大战”,再次经受了炮火的考验和锻炼。这支青年抗日决死队终于成长为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部队,其后随刘邓大军渡河南下,屡建战功,其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了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和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等的关怀和帮助。对于这种关怀和帮助,人民将永志不忘。朱德同志逝世时已经是九十高龄,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了大半个世纪,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缅怀这位在中国革命中砥柱中流的英雄人物巍巍如太行的崇高形象和他昭昭如日月的耿耿丹心。他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胆略和英雄气概,他那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贵品质,以及他那平易、真诚、朴实、谦逊的革命作风,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和激励着我们在新长征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共产主义的崇高事业奋斗不息。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概念。之于知识结构的改变,通过对中国近代国防历史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就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就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落后,中国在近代领土被宰割,人民被屠杀,财富被掠夺,民族尊严被肆意践踏中国人民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挫折、失败最后才找到了社会主义这条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道路,从而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才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过对这些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适合国家社会的制度: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而这些历史的学习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是对祖国的无比深厚的感情和保卫祖国的英勇精神,而且更表现为是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为祖国的前途,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进步而奋斗的精神。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会使任何国家都不敢侵略我们,只有社会主义オ能够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所以,我们的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就是完全一致的。在今天的中国,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