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4

leo-mess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博物馆文创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red1653

已采纳
国外博物馆文创与艺术衍生品开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一些博物馆文创产品带来的收益甚至已成为博物馆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近些年来文创逐渐进入各大博物馆视野,且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看,国内部分博物馆日渐重视文创工作。2015年发布的《博物馆条例》也规定博物馆可适当开展经营并鼓励开发文化产品。种种迹象表明博物馆文创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那么目前中国博物馆文创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何?前景如何?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就这些问题,中国文物网采访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蒋奇栖博士。  谈到当下我国博物馆文创发展情况及未来前景,蒋奇栖表示,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创发展非迅速,而且发展前景非常不错。蒋奇栖举例称,最明显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每年举办的北京的“文博会”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博博会”都会涌现许多非常有创意、有内涵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比如最近很火的故宫推出的“朝珠耳机”,还有“卖萌”的故宫小皇帝人偶。秦始皇陵博物馆的卡通版兵马俑,苏州博物馆的唐代秘色瓷碗造型的曲奇饼干等等文创产品。此外,还有像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推出的“鼎天鬲地”、“西周燕都历史网络小说”和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专委会正在规划筹备的“博物馆网络商店”等许多文创新项目。  为何文创产品和项目能吸引人呢,蒋奇栖对中国文物网记者表示,这些产品和项目既有创意又很时尚,最重要的是它们饱含文化,同时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这说明我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在不断地与社会潮流结合、创新。蒋奇栖称,这是非常好的模式,这种模式能保持博物馆的创新活力,让博物馆不再单单的只是做展览出展览图录或者做一些单调的旅游纪念品那么简单和单调。而且好的产品带来好的销量,也能为博物馆创收带来实际的好处与收益。  此外,在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文创方面,有一种模式值得关注。据蒋奇栖介绍,目前我国博物馆行业内有许多优秀高端的博物馆商品设计大赛,这些大赛充分结合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元素与来自专业设计机构、大专院校的艺术设计师的智慧,涌现了诸多优秀的文创产品。蒋奇栖称,设计大赛不仅拓宽了博物馆文创的思路与模式,大赛获奖的产品设计师还可与博物馆签约开发,这一合作模式更是大大地激发了社会参与博物馆文创事业的热情。蒋奇栖表示,社会的参与对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至关重要,来自社会不同的角度,也将带来不同创意。多元化和多角度才是博物馆文创发展创新应有的思路。结合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专委会的工作,蒋奇栖及其所在的团队也在积极组织更新、范围更广的博物馆文创商品设计大赛,尽我们所能推动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  虽然当下中国博物馆文创发展非迅速、前景光明,但蒋奇栖也强调,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创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博物馆文创开发水平参差不齐。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很差的。有设计水平很高的,也有大路货。这个现象也许跟我国现行的博物馆运营体制有关。有些大的博物馆有财力和资源做一些好的产品与项目,一些小的博物馆可能不具备这种条件。但从今年出台的《博物馆条例》看,国家开始鼓励社会资本与博物馆相结合。只要博物馆人能够提升产业化和精品化的意识,相信这种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博物馆文创论文

228 评论(10)

烟火544

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  摘 要:在西方,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的管理工具,已经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中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也引入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将促进内部管理、绩效水平、服务质量及公众-社会满意度的提升,是深化体制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关键词:绩效管理;博物馆  一、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现行管理体制下博物馆的现状  当前我国一般性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效益不高,在国民社会生活中没有实现应有的作用,没能产生相应的影响,造成投入和产出不对等,因而也制约了本该日愈增长加大的投入,投资渠道单一,不少博物馆仅能生存下去还捉襟见肘,要上项目就力不从心。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成了单纯的政府摆设。  究其原因是当前我国博物馆管理运营方式的单一、没有人事任免权、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缺乏独立性、多层管理行成事实上的无责任人等,这类体制和历史造成的诸多原因,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行业规范,即便同一性质的博物馆在业务工作中也无统一规范和标准。  第二,主管部门对博物馆、部门及员工综合表现缺乏完善的评定体系,考核工具陈旧、考核 目的不明确、考核方法单一,并且没有真正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更没有真正利用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完善和提高。  第三,博物馆组织对员工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第四,缺少沟通渠道及反馈机制、缺乏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第五,缺乏评价激励机制。  就上述博物馆存在的一般性问题看,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绩效管理,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可实施、可操作、可控制的合乎博物馆性质的绩效管理体制。  (二)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引入绩效管理是博物馆自身建设发展的必须。改善博物馆治理结构,推行绩效管理是博物馆摆脱困境的必经之路。在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在行政主管部门和博物馆之间、公众和博物馆之间以及博物馆和职工之间形成法定的绩效责任关系,通过绩效管理,建立博物馆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公众、行政主管部门和员工的评价衡量博物馆绩效,发挥社会监督、行政监督的作用。  第二,引进绩效管理是博物馆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由于绩效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容易量化,便于操作,以及现阶段的合理性,通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有了特定绩效目标、标准,用于博物馆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博物馆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这一活动中都是主动者,关乎切身利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关心绩效,势必行成双方互动的局面,其结果必将推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引进绩效管理必将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实施绩效管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唤醒他们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有了这个前提,博物馆无论在项目的成本控制方面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方面的工作,都会容易做到合理、科学,而这二者对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博物馆导入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绩效管理是公共部门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科学评价与引导组织员工行为、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馆通过关注一些体现组织绩效的使命及核心价值,比如公众参与性、博物馆责任性等,使整个组织绩效管理以实现博物馆所承载的使命与价值为前提,建立自身的目标体系。  绩效管理是一种责任机制,内含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整个组织系统协调等,在相当程度上,为促进绩效提供了可能。这与博物馆工作性质对员工的要求相符合。只要细分一下博物馆各部门人员的职能、权限、责任,就会发现文博工作比其它许多工作更需要一种更为严密,更具约束力的分工负责制,而保证这种负责制不落空要靠一种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一方来自外部的监督,包括上级领导的监督,职工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更主要的一方是来自员工本人的自律,而推助这种自律的动力除员工自身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外,更要靠一种能够激发员工自律的制度。  事实上,许多公共部有如博物馆一直在呼唤和试图建立这样一个制度。绩效管理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制度体系,随着绩效管理的引入,责任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人人的工作目标清楚,极大的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不作为性,工作不再单纯表现为工作时间,而是时间和效率的统一,这样,为博物馆促进绩效提供了可能。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观众有权要求博物馆对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服务)负责。绩效管理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为公众从组织外部科学、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博物馆的绩效提供了可能,这是一种有效监督,是博物馆提升自己不可缺的宝贵资源。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的关系,强化健全互相配合、相互制约的监督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务求实效的良好氛围,从内部和外部促进博物馆绩效的提高。  三、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实施方向  谷峻岭: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一)争取博物馆发展管理的自主权  为全面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必须积极推进政事分开。政事分开的核心是减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下放权力,让事业单位拥有自主权和灵活性,不再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对于带有强制行政命令提供的公共服务(例如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展览陈列等)或公共产品(例如为配合该地区举办的某项重大活动而举办的展览活动等),行政主管部门除保障资金来源、协调方方面面关系外,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管,以确保博物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落实。同时博物馆也应借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转变之际,力争减少直接干预,尽量摆脱作为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的地位,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和机动权,力求获人事和财务的自主权,拥有人员配置和资金支配的权力,按照博物馆行业性质和宗旨,确立其相应的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实施博物馆绩效管理的理论前提,也是博物馆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建立博物馆行业标准和规范  建立博物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既可以使博物馆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能对博物馆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博物馆确立相关级别提供依据。博物馆行业标准和规范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硬件”方面, 一是“软件”方面。“硬件”方面: 包括博物馆的体量,包括展厅、公共设施、库房、研究中心、文物修复中心等方面在建筑体量、安防、技防、通讯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软件”方面, 包括博物馆的人员结构、机构设置、管理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三)建立公共责任机制  博物馆应在仿效私人部门责任机制基础上对传统责任机制进行改进,将传统复杂而模糊的政治责任机制转变为二个导向的责任机制,即以结果和观众为导向,用实际收到的社会效益衡量组织绩效;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博物馆直接对员工、观众和社会责任机制。  (四)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推行博物馆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紧编制、满负荷、高效率”的原则,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合理调整各类人员的结构,优化馆内各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实现博物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用人自主、人员自主择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的新的机制。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博物馆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博物馆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任职条件。在推行聘用制的过程中,大力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活力。  (五)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实施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博物馆同其他依靠政府财政吃饭的单位一样,在体制改革尚未取得成效之前,绩效成绩利用难以在博物馆的管理体系和分配体系中起到应有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按劳分配,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实行岗位靠竞争、建立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采取特殊人才特殊分配、优秀人才优厚待遇的政策,对关键岗位的特殊人才可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课题工资等分配形式,逐步完善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Eic R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   〔5〕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孙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9〕〔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美〕 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1〕彭剑锋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17 评论(10)

jijicherry

去百度搜吧 我们专业刚刚交了 全是去下载的
24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