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6

521she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十四五与乡村振兴论文25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phbulphbulp

已采纳
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东滩顾问认为,随着服务业、消费和高科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三架马车,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受到高度关注,乡村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战略空间。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以来连续十二年锁定“三农”。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乡村”,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对农村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全面升级!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 年,十八大明确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2012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主要聚焦点从关注增量到关注整体,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聚焦“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聚焦“现代农业”,核心是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聚焦“农村改革”,提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要求,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聚焦“农业现代化”,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明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聚焦“农业现代化”,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出了全面布局,田园综合体等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新引擎。提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全面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建设三区三园一体,大规模实施节水工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等。

十四五与乡村振兴论文2500字

164 评论(14)

japp

城乡融合主要是指城乡一体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融合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融合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融合方面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融合的理解有所不同。
223 评论(15)

仝玉米吖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它统揽了之前的“三农”政策,涵盖了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对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偏向”问题,强调农业中的粮食产量,忽视农业的多功能价值,强调农村资源挖掘,忽视农村风景人文,强调农民劳动力转移,忽视在地多元增收,等等。农村稳则天下安。我国的国情、改革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期增进农业农村动能,推动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保障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内容,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牛鼻子”,必将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需要确保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着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把农村建设得更加富裕、美丽、宜居,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92 评论(10)

272467317

谈谈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需要反馈过程),发展的结果分析(需要分析问题)发展的策略。正文: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但是,目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和收入分配差距比较突出,影响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缩小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促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着重探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广阔的农村有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乡村的繁荣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进入新时代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事关人类福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题。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把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描绘了路线图、确立了时间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意见》的出台,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既着眼于现实,也图之长远;既有战略部署,也有具体路径。《意见》提出3个时间节点: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为此,《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举措:改革的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的抓手,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窗口期,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均衡配置”“一体化发展”“普惠共享”……从《意见》中的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整体谋划思路。无论是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还是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民增收机制,本质上都是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守住底线至关重要。具体说来,始终坚持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就是要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风险,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作用。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制定出一个好文件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意见》对落实机制也作出了创新安排,提出“把试点作为重要改革方法”,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有明确战略蓝图,有具体改革路径,有高效落实机制,相信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定会不断健全完善,为城乡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257 评论(14)

茶语小心情

乡村振兴中有那些事情你参与了得了那些效益。
19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