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2

水下的游离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国际视野议论文8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uguai12345

已采纳
近日从手机上看到这样一则短信:两饿狼发现了一片草地。甲狼大喜,乙狼不解:“你又不吃草,高兴什么?”甲:“羊爱吃啊”,说完飞奔而去。乙:“你去哪?”甲:“我要把这消息让羊知道”。人与人最大区别不是视力上的差距,而是视野上的差距,视力可以看到一样的东西,视野却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读完颇受启发,顿生感悟。视力在字典上解释为: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而视野的解释为视力所及的范围。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特别是第二层含义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在茫茫宇宙驰骋。这种视野,借助人的大脑意识,借助人的想象力来实现我们的双眼不能洞察的事物和现象亦即视力不能达到的距离。上面这则故事就很能说明这样的问题。人的视力是有限的,而视野是无限的。有人说微软创立者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他有眼光,实际也就证明了他有远见,视野开阔。盖茨的眼光让历史一再证明微软是最聪明的平台供应商,它在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同时,总能将战略投资的风险巧妙地转嫁到硬件制造商头上。无论是PC还是手机,众多硬件厂商所做的种种努力,几乎都在帮助微软销售平台操作系统,一步步拓展战略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视野的宽度也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的目的其实也正在于开阔视野,谋求更大的发展。当我们用思想去认识世界和寻找未知领域的时候,我们的“视力”——视野就会变得清晰和开阔起来,当区域视野不断扩大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有高度。

国际视野议论文800字

250 评论(14)

zz2010

上海世博与青年成长 记得2002年12月3日那个夜晚吗? 大屏幕中显示了四个大字:中国上海, 中国上海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人群为之沸腾! 这次申博的成功,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机会,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中。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无论是世博会还是奥运会,都是一次人口聚集的大会。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上海有了这份幸运。 相信再过3年,2010年上海的花草树木一定是郁郁葱葱,一只只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一棵棵绿树长得挺拔高大,到处都是漂亮的彩灯,到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个现代化的上海,一个新时代的美丽的香格里拉,将展现在人们眼前。 2010的金秋季节,世博会的序幕将徐徐拉开,身处上海,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应该为世博会做些什么? 迎世博盛会当从小事做起,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需要我们一起来建设。作为小市民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用我们的小手牵起伙伴们的手,做到一遵守交通法规,不乱穿马路,行路走人行道;二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有序排队做文明观众;三爱护城市环境,垃圾不落地,做好垃圾分类,如废电池,过期药品的回收等;四节约自然资源不浪费水电,空调温度调至26度,家用电器不使用时拔去插头,切断电源,做可爱的小公民。 从校园零废纸做起,推广校园零废纸活动。如合理用好草稿纸、餐巾纸、剩余的练习本纸张,把废纸扔进垃圾箱,为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做出我们少年儿童世博小使者的努力。三是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身边的小伙伴,做一名合格的东道主。让他们以自己所能把我们的活动推广给我们身边的小伙伴,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世博的活动。 我觉得这是作为上海公民最起码所要做到的。就是说这几点能够体现出我们上海人的可爱,我们作为小市民也许不能做很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很小的,点点滴滴的事来带动家长们,让他们可以看到我们小孩子能做到的事,你们大人也应该做到。每个人都这样做,每个人都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话,到时候我们上海就会变成一个非常美好的城市。 。。。。。。。。。。。。。。。qwfqwfqf3年后,我已14岁,正在读初中,我也将积极加入世博会青年志愿者行列。我将会是一个优秀的英语小翻译,站在各国的来宾中,为他们的沟通架起桥梁,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充分感受上海的真诚与热情;我将会是一个小导游,给外国客人介绍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繁荣发展的今天;我将会作为学生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中国上海青年一代的风采……
211 评论(13)

Adrian-

你的脑子在哪里?你的IQ就这么低??
100 评论(12)

汪白白白白

视野时下,在青少年之中很流行一个叫做“臭屁”的词,有些上了年纪的妈妈桑可能不理解,其实这是一种偏义词组活用作形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大约都来形容狂妄与自大。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某些天才少年口出狂言,“某某某算老几,克林顿都夸我长得帅”或是“全世界最有文采的帅哥就是我!”,凡是种种,不胜枚举。当这些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般洒在地上之后,那个名曰“臭屁”的词就开始连绵不绝了。 你可别发笑啊,这世界上如此之人也还真是有的,尤其是在青少年之中,那些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乳臭还未干透嘴巴就开始老三老四,口气经常大得像要吞下一头牛,仿佛别人都是垃圾,就他一人是人才,是国宝,是帅到想毁容的超级大帅哥。多数时候,当我遇到这些“大腕”,听到那些气势磅礴的话语时,我都会颔首微笑,然后内里毫不客气地腹诽。 说到这里,话题可能是扯远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来分析分析那些“天才少年”如何天才起来的原因,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正是“视野与胸襟”的问题。 当一个孩子长到十七八岁的年纪,他的头脑中就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看待一件事,也会慢慢的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他人为他所作的决定。他会尖锐地反驳他认为错误的事物,并且肆无忌惮,不顾场合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人的这一时期由于具有这种特点,于是被心理学家称做叛逆期,而叛逆的附庸产物,也就是狂妄自大。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孩子在这年纪,就好比是刚刚看见世界的小孩子。他们不懂得太多的东西(虽然他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他们的世界比较主观,于是他们对一些事情的想法也比较单纯,比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狭小的视野,它里面包含太多不正确的主观想法,所以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常常说:“越学,就越觉得自己不足。”孩子刚拨开混沌的天空,才看见第一缕阳光洒在自己身上,自然是骄傲而自负的。 他们所有的视野还太狭隘了,所以他们的胸襟也是狭小的,他们以为自己最出色,他们不能容忍别人超越他们,他们不允许他们认为不正确的事物存在,那就是所谓的“看不惯”与“不顺眼”。其实,彼时的“看不惯”与“不顺眼”,待得时间的推移,会成为将来的“很自然”。 不错,我认为时间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你永远不可能要求一个18岁的孩子拥有80岁老人的视野与胸襟——毕竟,他所经历的事情还太少,他真的不了解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有虚怀若谷的胸襟。 视野的广度,决定胸襟的广度。因为一个人的视野,一个人的知识回缩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积累,而一个人的学问经历越多,他就越是谦虚谨慎,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至理名言,被无数的名家学者论证过。 于是孩子说自己天下第一,他的天下大到他所了解的每一个人,老人说自己很渺小,他的渺小基于“一粒砂中看世界”。 尽管有的时候我们真的看不懂孩子们在得意什么,尽管我们曾为此教导他们要内敛一些,但是他们却没有听,他们甚至骂我们,藐视我们,对我们不屑一顾,但我们无需为此恼怒担心,因为终有一天,他们回来感谢我们。 不过孩子终是孩子,单纯些总归是好,这个年纪就应该最有个性,最特立独行,如果那一天在孩子的脸上都找不到夸张的表情,那无疑是一种悲哀。 总之,视野与胸襟的关系,就好像孩子般的单纯与成年人的老练一样,是会随着时间,而质变的
25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