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5

水满红茶馆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长征精神论文1000字作文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杨雪yangxue

已采纳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 我努力在混乱的脑海中寻找有关长征的记忆,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乌江天险,弯弯赤水,大渡激流……,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的形象逐渐呈现于眼前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加之蒋介石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 犹如老式电影般灰暗的影像如此循环着,雄壮昂扬的进行曲时时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一切还在继续着 二 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由于博古,李德等人错误指挥而险些陷入重围的中央红军,靠着红军将士们的空前勇敢,最后杀出了一条绝地逢生的血路 危急关头,年轻的红军将领们一马当先,率领着20万红军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征途他们利用自己的双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二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两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热血哪里没有谱写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打排除万难,经历了九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走向了光明和胜利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于是,这一段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留存在历史的博物馆里,也留在长征路上;留在口口相传的故事里,也留存在书本的字里行间里;留存在坚毅刚强的雕塑中,也定格在胶片的画格里 三 因为有了长征精神,所以纪念不是忘却,而是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精神。 走进长征,你会发现,一个人胸中的火焰一旦被理想点燃,就没有任何一种亡能够阻挡前进的步伐; 走进长征,你会惊叹一支军队一旦被坚定的信念聚凝,就会爆发出战无不胜的力量。 也就是怀着这样理想和信念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年轻队伍,谱写了长征这一震撼世界的史诗。如果没有理想和信仰,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不可能走下来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正是那么一份信仰。漫漫长征路是我们的先辈用鲜血来书写的历史之旅,是一个深陷绝望的希望之旅,是一次信仰追求的信念之旅,更是一段属于人类的传奇历程。五千年前,万里长城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七十年前,长征更是精神和信仰的胜利。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即使以毛泽东的豪情,在写到这段历史时也用了“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的字眼。面对高悬于奔腾江水之上的被抽掉了板块的铁索,英雄的红军在敌人的弹雨和大火中,踩着晃动的铁索冲了过去。 也许长征的胜利只是一个战略概念,也是一个人生的概念。对于那些走过长征的红军战士,长征其实从未结束。 就像那巍峨的雪山掩盖了他们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五 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崔永元率领的《我的长征》节目中。 用一年多的时间,重走长征路。今年五月,小崔带着他的“长征”队伍从江西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征程,这次纪念活动也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各种文化活动中显得分外妖娆。两万五千里长征故道之上,刹那间涌来了五千多号人物,场面可谓壮观。 然而我却认为,纪念长征虽需隆重其事,但我们看到的却只有先辈的架势,而没有了先辈的气势以及扎实。长征留下的,不是剧本,而是精神;不是戏装,而是信念。新长征路上的长征,既需要夏的激情,也需要秋的冷峻。真正的历史,不是让男女老少一律身穿军装,头戴红五星就可以诠释的,我们真正要发扬的,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六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然而,你看到了吗?能够讲述那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这段历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她的最后一页。 于是,为了这场即将被有些人忘却的纪念,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岁月的车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是要让长征精神拥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傲的。今天,我们要从红军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从而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记:鲁迅笔下“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为了不被忘却,是为了更加长久更加深刻的纪念。而今天,我的纪念也正因为不能忘却而显得愈加深刻。夜正长,路也正长,而这纪念也成了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刻在岁月坚硬的蝶骨上,历久弥坚。

长征精神论文1000字作文题目

219 评论(11)

fastenergy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大半个世纪。照现代社会这种急速更新换代的观念,早已是好几个时代过去了。按我们熟悉的某种号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不免令人生厌。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的言说、探究、拷问。我想或许是由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吧――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坚持到底。“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难以想见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英雄的后代,我们也试着学会坚强。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昔日中国的女排姑娘们是何等的神勇,“五连冠”不知使多少中国人为之振奋。然而在一次次的胜利之后,在郎平等一些老队员相继退役后,中国的女排是何处境?或许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畅及则衰”在饱尝了胜利和辉煌之后,中国女排开始了它从未有过的失败。昔日的世界霸主竟在一瞬间败下阵来。顷刻间,举国上下焦虑万分,人们不禁怀疑起那支曾令他们无比自豪的强队,究竟能走多远?然而就在2004年,沉寂了13年的中国女排,在议论和怀疑声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又一次拿回了她们期待已久的“世界冠军”。当五星红旗在雅典的奥运会馆开起时,中国的女排姑娘们含泪唱完了国歌。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长征精神将伴随着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信念永存!让我们接受新的长征。
18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