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交通管理方面的论文1000题怎么写的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9

pixiya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交通管理方面的论文1000题怎么写的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gju

已采纳
真难找 对完善交通法规的设想 随着北京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这将给北京本已拥堵的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北京没有因噎废食,对私家车的发展没有进行限制,这是北京有长远眼光和大都市气派的做法。与此同时,北京的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也有了很多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现代城市和现代化的交通,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应该承认,北京市的政府部门这几年为治堵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也出台了大量治理措施。但为什么年年治堵,交通状况鲜有改善甚至不少地方越来越糟? 这个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它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某些交通管理设计乃至法规条款,仍然存在着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比如道路限速问题,超速行驶是指机动车在不同的道路中的行驶速度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的最高时速。该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机动车在道路宽阔、空闲、视线良好,在保证交通安全原则下的最高时速作了详细规定。如规定小型客车在设有中心双实线、中心分隔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设施的道路上,城市街道为70公里,公路为80公里。但北京市在很多半封闭的骨干道路上却将其中许多段落限速为60公里每小时,让很多只按照上述法规理解来驾车的司机不知不觉中就超速行驶,被罚款200元,记3分,还有个别环路入口限速在30公里,这些问题自然引得驾车族抱怨。 一般情况下驾驶人员是能遵守交通法律规定的。但在道路宽直、视线良好、行人及非机动车干扰少的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最容易超速行驶;驾驶能力强、资历较深的机动车驾驶员也容易出现超速行驶问题;另外,由于机动车的速度快慢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一些新手为了寻求刺激,也容易超速行驶。限速规定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视交通法律法规的教训往往是血的代价。但我们的交通管理者在确定限速方案时,不可只注意避免安全隐患,而忽略了道路的效率提高。 因为宽松的限速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道路效率,有利于疏堵,而严厉的限速标准有利于安全指标,某种程度也有利于治堵,两者的目标并不是不兼容的。只要认真研究探寻,自然能够找到两全之策。比如适当放宽限速或超速处罚,但对因超速引起的交通肇事,视其超速状况对其加重处罚,处罚的罚分和罚款与其速度成正比。这样的规定,能够给不同车况和不同驾驶熟练程度的司机以一定的驾驭自由,让车辆在不降低安全系数的谨慎驾驶中提高行驶效率和道路效率,可能更人性化一些,也更科学一些。否则,不合理的限速持续存在,要么会加重司机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要么会形同虚设,法不责众,损害公权力的威信,绝对是弊大于利。希望交管部门更科学地设置限速的规则。

交通管理方面的论文1000题怎么写的

259 评论(9)

hcx41555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例如,在德国,交通管理部门经常组织学龄前儿童举行交通知识大奖赛。德国的街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街小巷的红绿灯,大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都是自动装置,中小路口有指示先行或后行的交通牌。在人们集中的地区,路牌上会印有小孩的图案,提醒司机注意。在日本,无论是大小城镇,还是乡村僻野,公路路口都安装着交通信号灯。在繁华的街区,当路口的红灯亮时,即便马路上没有车辆行驶,路边的行人也没有闯红灯过马路的。瑞典的交通规则也是以人为先,行人第一。马路上的信号灯在离地面两米处,与行人的目光高度持平,且周围不准立广告牌或栽树,以避免遮盖信号灯。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每天,在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在车道上逆行、违法载人载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乱穿机动车道等等。有的时候我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红灯时行人无视信号灯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没有信号灯的时候更甚。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车水马龙,互不相让。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为了加强朝阳区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提高人民的交通文明素质,朝阳区特提出了朝阳区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四知”和交通文明“四让”。四知是:一知主题,即迎奥运,建首善,创和谐交通环境;二知内容,即整顿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三知目标,即车不越线、人不乱穿、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四知规范,即行使规范、停车规范、设施规范、占路规范。四让是:人让人让出一片温情,人让人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车让车让出一片理解。我想制定这个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四知”和交通文明“四让”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然对于交通文明习惯和素质的培养,应该从每个人做起,特别是作为一名处于弱势地位的行人,更应该引起注意。来自北京市交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北京行人事故为901起,死亡218人;从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北京市共发生行人事故842起,死亡200人,伤703人,直接经济损失726万多元。财产损失可以量化,而生命代价却无法计算。因此,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以人为本,从我做起,加强“交通文明”意识教育,才能真正的使其得到改进,才能真正的实现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四知”和交通文明“四让”,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交通环境。 行吗?
27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