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现代化军事武器论文5000字开头的成语是什么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0

lh412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现代化军事武器论文5000字开头的成语是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羽嘉

已采纳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现代化军事武器论文5000字开头的成语是什么

357 评论(12)

小小兰a.

【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磨盾之暇】暇:闲暇,馀暇。指在战争的馀暇。【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穷兵极武】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戎马倥偬】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宿将旧卒】指久经战争的将领和士兵。【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己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己的人。【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息兵罢战】停止或结束战争。【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274 评论(8)

zimuzimu

魏魏救赵,草船借箭,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四面楚歌
24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