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如歌
据相识的别的学校的同学说,有专门的识别软件,把论文输进去,软件自动识别有多少内容不是自己写的(引用的除外),如果超过10%就算是抄袭。 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建议你还是问问你们学校的老师吧。 
SCI论文审稿流程及状态解读对于初次投稿的作者,审稿流程以及审稿状态是其主要关注的,了解审稿流程,不仅可以掌握自己稿件的随时状态,以及状态背后所隐藏的信息,进而做到心中有数,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SCI论文审稿流程的详细介绍。参与审稿的人:(1)EditorinChief(EIC),主编,对稿件有最终决定权。(2)ADM-(可能是)Administrator,协助主编日常工作。(3)AssociatedEditor(AE)副编辑,其会在审稿人(reviewers)意见的基础上对文章作个综合评价后,给主编一个recommendation。一般主编都会按照AE的意见写最终的decisionletter。(4)Reviewer--审稿人,对你的文章进行审稿,并将审稿意见提交给AE。Articlesubmitted后(即论文提交后):1、procession一般3-4天后就会安排主编。2、awaitingreviewerassignment等待指定审稿人。主编在选择审稿人,等待审稿人回复是否同意审稿。一般在一周以内。看审稿人回复速度。3、awaitingreviewerscores等待审稿人审稿意见。一般会要求审稿人三周内给审稿意见。但是审稿人觉得时间不够,可以写信给主编要求延长审稿期限。这个时间长短要取决于审稿人是否有空看你的文章,还要看他是否守时。一般三周左右。4、awaitingAEassignment等待AE的指派。编辑部在选择/联系AE。一般1-3天左右。5、awaitingAErecommendation等待AE的推荐。有些杂志要求AE三周内给结果。基本都是期限的最后一两天才给结果。6、awaitingEICdecision-激动人心的时刻。等待主编的决定。一般3-4天。EIC的最终决定也分以下几种情况:1-Accept2-acceptafterminorrevision(withourre-review不需要再送审)3-(要再送审,即要再经过审稿流程3-6)4-rejectandresubmit(论文现在状态不能接受,但可以修改后重新再投。要重新经过审稿流程1-6)5-reject(没有希望了,尽快改投其它期刊)很多作者在投稿后,对自己论文的后续审稿状态不是很了解,心里一直坎坷不安,其实,熟悉审稿流程及各状态情况,可以消除您的不安,也在出现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后,能及时转变投稿方向,这对于作者是非常必要的。
评审论文主要看三点,立论、论据、论证过程。立论就是论文的观点,表达的是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他要通过论文,说清楚什么问题?评审时,主要就是看作者的观点是不是鲜明的,是不是立场坚定的,是不是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观点、立场都不对,跟主流思想、社会潮流相悖的,当然就不好给高分了,立论是论文的魂,很重要。论据就是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可以引经据典,也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还可以推测推理,可以应用假设、设问、质问、反推、举例、举典等多种手法,可以庞引博证、多方证明,也可以按照谬论的观点去反面论证自己的正确,可以纵横上千年,也可以寰球十万里,只要是证明自己观点的资料、线索、观点都可以为己所用,充分立论并且充分驳倒对立的观点。论证过程原先有三段论的说法,其实并不可取,有些受先人八股文体的影响,其实,写论文恰恰不拘一格为好,只要可以立论,不必拘泥于格式,倒叙可以,先谈观点也可以,最后阐述观点也行,不直接谈观点,把观点隐藏在论证过程和论据之中其实也未尝不可。但是,起码的观点、论据一定要讲清楚,不可以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然后,忌讳把论文写成记述文、散文,论文就是论文,既要言之有物,更要立场鲜明、立论坚决、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