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生态旅游相关论文鄱阳湖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3

davy181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生态旅游相关论文鄱阳湖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傻gua

已采纳
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江网 2009-11-30 10:33 ■尹世洪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江西、着眼全国、面向世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实践,是顺应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等多个方面。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使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朝着更加合理、更为协调的方向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这一理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力争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区,成为具有较强带动辐射作用、支撑江西崛起的生态经济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鄱阳湖水质如今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周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鄱阳湖对长江流域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构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在这一区域探索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新路,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呈现出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态势,鄱阳湖地区处于我国东西部的接合部,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也是连接西部地区的重要水陆通道。在这一地区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具有扎实雄厚的前期基础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江西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必须尽快在经济发展和保持“一湖清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通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保护与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就能更好地诠释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起到示范作用。 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协调,即经济活动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实现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注意合理使用资源和控制排放,结果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以此为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充分利用江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统筹鄱阳湖和环湖地区的保护与发展。要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基础,在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流通领域开辟绿色通道,发展绿色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在消费领域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科学、节约和健康消费,促进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在分配领域,体现以人为本的公平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从而实现江西“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有效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生态与经济双优的耦合系统,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目标。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企业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等微观层面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整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重点加大江铜、新钢等龙头企业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使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项目具有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二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具有优势的光伏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三要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尽可能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要改变传统的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并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总之,要通过建立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 重视规划主体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在区域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立科学的空间开发秩序和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促进区域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条件,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我国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分类,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我国国土管理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伟大创新。根据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可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以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构筑保护“一湖清水”的天然屏障,以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鄱阳湖及其流域的保护提供坚强的经济支撑,使各主体功能区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在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瑶里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使其成为地区生态财富的富集区。在滨湖沿岸的生态脆弱地区,属限制开发区,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中心城市为优化开发区,南昌作为江西经济文化中心,应强化其集聚与辐射功能,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在重点开发区,充实技术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限制、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将有效解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空间失衡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一是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其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有所区别,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二是改变传统的一味追求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各主体功能区分类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和政绩考核评估。三是逐步推进体现公平的政策支持,促进健康有序生态机制形成。要加大环保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生态敏感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禁止开发区及限制开发区内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当地的中等水平。 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的成熟度决定着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全民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的培育,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绿色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潜力,同时,也是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最佳土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源远流长,湖区人民长期以来以独特的生存智慧创造了极具魅力的生态文化,表现为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利用与保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如同清澈的湖水,润物无声,当地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提炼,重点挖掘瓷文化、茶文化、候鸟文化等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化资源;加强现代生态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把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与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民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状况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制度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套有效的体制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来保障。要倡导“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改变生态保护区出现“绿色”贫困的状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服务功能支付制度,使这些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生存发展成本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并得到应有的补偿。

生态旅游相关论文鄱阳湖

179 评论(14)

xzqshuhu

难忘鄱湖之旅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达362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逾100亿元,总体布局主要划分为:一城、七区、两廊:“一城”即鄱阳湖文化水城,“七区” 即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青山湖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区、鄱阳湖文化水城管理服务区等,“两廊”即白沙洲景观大堤至长江防洪大堤的绿色廊道和县城、上头湖、青山湖、珠湖之间的蓝色廊道。 鄱阳县濒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素有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渔之饶的美称,被誉为鱼米之乡、富饶之洲。鄱阳湖湿地是亚洲最大的湿地,是5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栖息繁衍地,是极其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在省委、省政府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下,鄱阳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中国湖城”的战略构想,其核心内容是以生态良好的湖资源为重要依托,以打造中国湖城品牌为努力方向,以建设湖产业名城、湖旅游名城、湖宜居名城为内容,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其中湖旅游是中国湖城的特色,以鄱阳湖旅游开发为龙头,利用鄱阳湖品牌、亚洲最大湿地、候鸟王国、千湖之城的优势,建立全省最大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打响中国湖城品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上升国家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欣赏、宣传秀美的母亲湖,保护一湖清水。自己人组织57名驴友于5月29日成功开展了“情系鄱湖、浪漫之旅,欣赏鄱阳湖最美丽的风景”宣传活动。 我们一行分乘四叶扁舟,穿梭于浩瀚鄱湖,沿途寻找了落星墩的美丽传说,探秘了老爷庙的神秘故事,亲近了洞子李的美丽天使,参观了马鞍岛的美丽渔村,揭开了火焰山的神秘面纱。不仅宣传了鄱湖,欣赏了美景,体验了愉悦,感受了幸福,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乘船境遇,可以说痛并快乐着,将终身难忘。 渔船驶出落星墩不久,湖面逐渐宽阔,风力逐渐增大,波浪亦随之增高。我们四条渔船只能匍匐前行,船身随着波浪跃起来落下去,左侧不停地遭受风吹浪击,摇摆得厉害,我的心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但还是不停地安慰自己:“自己人是幸运的,自己人的每一位朋友都很幸福,不会有任何闪失”。大概行进了40分钟即到老爷庙,下船后,我本打算讲解老爷庙的神秘故事,但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快步奔向殿堂,十分虔诚的、一一跪拜每一尊菩萨,祈求保佑自己人鄱湖之旅一路平安。 离开老爷庙,我们疾驰洞子李鸟岛,一路微风拂面,甚是清凉,只觉波浪不惊。远望左边群山连绵起伏,仿佛船向前进,山往后移。右侧一望无际,水天一色,真可谓“海到尽头天为岸”。近观湖水清澈见底,亦现涟漪波光,随船荡起的浪花四散而去,汇成激流,接着消失在湖面之中。偶尔能见鱼鹰独立枝头,摇晃着脑袋紧张地张望着。船行5小时即到洞子李鸟岛,护鸟员老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介绍了鸟岛的发展情况,并引领我们走进了丛林深处,亲近了美丽的天使,抬首仰望,只见群雁齐飞,遮荫蔽日,蔚为壮观,有的昂首挺胸、展翅翱翔,有的抖动双翼、翩翩起舞,有的伸长颈脖、大声鸣叫,有的“唆”地窜起来,又悄然落下去……。 我们在此短暂逗留,直奔下一站马鞍岛。参观马鞍岛必经老爷庙,当船返航再过此庙时,风浪明显增大,我们只有迎风破浪,缓慢而行,一号船在前开路,另三条已成犄角之势紧随其后。前面一浪高过一浪,顿觉船头时而腾空,时而“砰”地落入水面,我的心再一次收缩了,急忙站立船头,面对后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紧随的三条渔船,只见三号船头时而高高跃起,后重重地跌入湖面。见此情景,我的心已提到嗓子眼了,几乎喘不过气来,心想:“难道这真的是中国的百慕大吗?”。我不敢有半点松懈,眼牢牢地盯着船队,只有三条都在我视线内,方可放心。此时,任凭风吹浪打,我全然不知,懂你大哥、大嫂、雪儿、依溪等关切地叫我躲入船舱避避风浪,我只轻轻地回应道:“没事,你们休息吧”。望着眼前,我禁不住双手合十,祷告上苍,保佑我们顺风顺水,平平安安。曾有几次征求懂你、如歌意见,是继续前行,还是折船返航,在两位大哥的鼓励和船老大的怂恿下,最终决定还是继续前行。因为这次浪漫之旅,来不得半点闪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深知自己人都很有素养,会团结一心、相互鼓励,定能攻坚克难。直至三条船均超过领队,都平安无事,我才想到自己没合一下眼睛,顿觉疲惫,随即钻入船舱稍作休息,但也只是闭着眼睛,心里还是想着我的好朋友们,因为我身为组织者之一,倍感使命光荣,但更觉责任重大。 参观了渔民新村,探秘了渔村风情后,我们则顺利返航,久违的太阳此时也悄然露出笑脸,仿佛盛赞我们自己人的英勇果敢。时至夕阳西下,我们昂首船头,纵情雀跃,争相与落霞携手,与落霞相拥,与落霞齐欢。
9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