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社会服务论文3000字开头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4

小豆喵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社会服务论文3000字开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雁山清雪

已采纳
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全国各地组织对社会实践的配合程度不同 全国各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起,按照团中央的批示就开始狠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做法是送科技到农户、送培训到田间、送技术员到农技服务站,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是逐年递增的,各地政府和组织的配合程度不一。首先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在政策制定、活动组织、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差异,好的地区做成了“双赢”,差的地区形同虚设。其次是机构设置不清楚,国家虽然要求各级政府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但并没有具体指出社会实践活动由哪一部门来具体负责,造成高校与地方政府联系实践活动时,哪个部门都能管、哪个部门都不管的现象,这些都造成了实践活动的差异。 全国各高校对社会实践的支持程度不同 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都是比较重视的。高校按照团中央的指示精神,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科研处、实验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员,还有校医院、学生餐厅、车队等后勤部门的负责同志,保障经费使用和后勤食宿等问题。但不同的学校,从领导重视程度、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活动策划力度上都有不小的差异。 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影响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可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却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年级的大学生,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准备应付各种公务员考试、招工考试,利用一切可能联系工作,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所以,很多专业水平很高、综合素质很强的高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参加或不能很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这与社会上需要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高的大学生前去实践的需求相矛盾。新形势下部分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是一路考试踏进大学校门的,书本知识丰富,社会知识匮乏。一些大学生就业思想不端正,不想从事条件艰苦的工作,不想去基层,不想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不想去需要有奉献精神的部门。由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不纯,所以,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准备不充分、创意不新颖、团队合作意识差,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达不到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

社会服务论文3000字开头

360 评论(9)

caihong92223

去三九论文网      
105 评论(11)

自信努力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很简单的啊,我保证完成任务!!要求以毕业论文为例,现说明论文正文版面格式: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汉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12号,标题汉语采用四号黑体,标题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 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格式要求[1]文稿用word文件(页面A4),统一用宋体排版。页面设置纸型:A4标准纸 方向:纵向页边距:左3cm 右8cm;上,下边距为默认值:上54cm 下54cm页眉5cm,页脚75cm格式正文行距:(多倍行距)25倍字号中英文题目:三号字中英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五号字图表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弧线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制图标准插图和表格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标题为五号字,表标题为小四号
278 评论(14)

lym2008668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很多中的趋向,但是总体的趋向是向越来越大型的城市进行进化,城市周围的乡镇村的行政体制在日益规模化的城市扩大的进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居住目的为整体的社区。农民和城市人的名词概念在模糊,现在比较科学的名词叫“居民”,所以城市,社区,居民可以给出的关系定义就是城市提供了工作的场所,社区是城市的配套设施提供了可场所,而其中的居民就是城市的劳动力,是社区的主体。 2007年的暑假有机会走进社区街道办公室,亲身体验那些社区管理者是如何管理好一个社区,造福一放居民,维护一地安宁祥和。该社区的规模属于中等,有住宅楼80幢,在建的还有6幢小高层和6幢一般住宅楼房,有老年活动中心1个,市民广场2个,中小学各1个,幼儿园1个,农贸市场1个,有居民12000人左右。不过由于新的一代人不太想留在四处工作,开始有一部分人在其他单位工作,所以居民成份开始向多元化转变。着也是整个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单位,但是他的居住点则是可以相对稳定的。根据资料显示,该社区有接近50人在离社区接近15公里以外的地点工作,有2000多人每天要乘公交上班。2001年前,社区还没有公交线路,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可是现在有公交线路直达社区大门,方便了所有的居民。后来听社区的主任说,原来公交公司核算了成本,认为开这条线路的利润很低,后来经过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工作,说服了公交公司,开设了线路,大大的服务了居民,提供了方便。 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改革的阵痛,其最后的承受者是老百姓,怎么样才能让受到改革带来损失的居民能够平稳的过度,是摆在每一个工作人员面前最艰巨的难题。有位工作人员坦言其间的困难,居民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又怎么能够平稳的度过难关呢。他们的工作很难做。后来了解到该社区由于集团改制,有很多员工下岗待业,有的贫困户甚至生活都出现了困难,这时社区的工作者及时的进行了工作,对下岗失业的人员进行统计,最大限度的为生活困难者提供帮助,一共为39人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为153人实现了下岗再就业,可以说是为居民做了最大的努力。而他们却说这是在为社会减轻压力,的确,社会的基础不能被动摇,太多的人失去工作,生活困难必然造成社会的动荡,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生活中的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就必须把小的矛盾都解决,大的矛盾也是由很多的小矛盾堆砌起来的。社区干部现在正在组织社区内所有党员,积极分子学习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在我在社区进行调查实践期间,社区的工作人员除了每天把最新的天气预报和台风动向及时在社区的公告栏上进行公布,还组织积极分子进行巡查,对存在危险的广告牌,放置不稳定的花盆及时的处理,对树木进行加固,由于措施及时得力,在台风过境期间,整个社区没有出现一列损失报告。 社区为了提高居民素质,利用别人吃晚饭的时间上门为居民发放“争做文明市民”的宣传资料,记得在前些年的人口普查中,相当部分的居民不是很配合,可是经过这几年的社区管理者的辛苦工作,这次宣传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居民非常配合,充分表明了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可。 后来我在对部分居民进行意见调查的时候,得知社区进行了政务财务公示制度,居民对社区的钱怎么用的一清二楚,社区今年最大的投资是为了新的市民休闲广场投资了50000多元,所有居民都很高兴,盛夏的夜晚有了个休闲纳凉的好去出 结束了两天的调查实践,充分体验到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辛苦,对他们有了肃然起敬的感觉,想想每个工作者每天辛勤工作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的居委会是伟大的! 社区服务之体会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寒假社区服务心得 寒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21到27,一个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腊月寒冬,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4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了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参加社区服务,对我是种锻炼,也是种磨砺。虽然今后的学业会加重,但是在节假日,我一定会抽出时间参加这些服务。
28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