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然然然然
研究探讨·212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余 静【摘要】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班主任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职业。这样说,一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神圣而崇高,二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对于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来说尤其如此。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也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一、班主任必须善于抓住教育时机,促进学生发展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客观条件,当教育学生的“时机”未到时,要善于等待;当“时机”来临时,要立即抓住;当“时机”已过,应善于迂回并创设、捕捉另外的“时机”。孔子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次数学课上,我请学生99乘20进行简算。大家多高高的举起手,随后我请一个后进生来板演,他上来就用竖式计算,教室里哄堂大笑,我想这个同学本来就自卑,怕被人笑话,这下不更糟了?我得帮他!我严肃地说:“你们还笑得出来?刘冬冬同学不但已经会用简算来计算这道题,而且还知道了老师后面要用竖式计算来验证一下我们这道题做的对不对,只是他还没说完,是这样吧?他点点头,眼里含着感激,教室里一片哗然。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良好的“时机效应”。二、对学生要多一分肯定,少一些否定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个体,大多学生就如一块树根,在不同的教师眼中,学生的形象往往不尽相同:或是“奇丑无比”,无法雕琢;或是普普通通,不具加工品质;或是资质具佳,上上可塑之材。身为中职班主任,一定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因为来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差、行为习惯差。但是我们一定要坚信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对我们而言,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一个班上总有优秀生与后进生,优秀生就像太阳,光芒四射,而后进生就如星星,在太阳面前,显得暗淡无光,而这些星星更需要我们关心爱护,细心而又耐心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后进生身上的缺点是明显的,而优点和长处则往往是少而微、隐而藏,闪光点常常被尘土所掩盖,我们应像在沙里淘金一样寻找他们心灵的闪光点,并创造机会,使之发扬光大。“若要马儿跑得快,就让马儿吃肥草”,对于中职生来说,激励他们天天向上的肥草就是教师真诚的尊重、信任和赞扬,它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一股惊人的力量,有时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三、班主任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班主任对全班所有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做老师的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不能集中到几个学生,而是任何学生只要有了好的表现,就表扬鼓励他(她)。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班主任工作最忌家长作风、不平等待人,最忌缺乏民主风气、固执己见、不听取学生意见。四、班主任要善于做好四个会 所谓“四个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如果在一个班级班干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老师会省很多力。班干部是老师的助手,又是同学们的带头人,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老师要会用班干部来协助自己管好班级。活动前召开动员会。学校有活动的时候,老师要提前做好动员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讲一讲参加活动有什么好处,学生能从中得到什么快乐,举办活动的意义等等。告诉学生参加活动会感受到快乐、幸福、自豪,也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活动后开好总结会。活动期间学生不可能都做到令人满意,要及时总结,表现好的大力表扬,表现差的提出批评,告诫他下次争取好好表现。但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批评时要以点带面。千万不要使用挖苦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学生会感到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他们会想,老师怎么在活动前一个样,活动后又变了一个样。每周要召开一次班会。班主任要开好班会,其内容可按学校要求的布置,也可自行拟定题目来召开班会。班会的内容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召开班会之前要给同学们准备的时间。班会的召开老师可以出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召开,但老师要选好班会的主持人,才能使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五、不能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 走进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让他们尊重、喜欢、理解班主任。就象“班歌”里唱的那样:处处为你用心,一直最有默契,请你相信这份感情值得感激。日记,是班主任和学生交流的主要渠道。要求学生写日记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里话。班主任要在学生的日记上认真的写上评语,为自己和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有三个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总之,没有完美的教育,但有着美丽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这份世界上最美的职业,我们应该也必须努力去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此以外,我们别无选择。【参考文献】[1]王立英《关于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思考及对策初探》[J]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2]王冬丽 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艺术探析[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12)[3]杨琼;人性化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24期 
班主任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进行个别教育;5、组织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以身示范,树立个人威信树立班主任威信,这一点也许对于每一位班主任来说都认为是当然的,但究竟如何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呢?总结了四点:首先,班主任要正学生,先要正其身。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例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同时自己应该有良好的卫生意识;要求学生注意仪容仪表,就要从自己的仪容仪表抓起。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就必须自己先做到上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学校里的一切规章制度。第二多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心声,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学生生病了抽出时间陪学生去医院;每次放假回家叮嘱学生注意路上安全;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状态不好及时和学生谈心等等。第三,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语,该严肃的时候就该严肃起来,不要整天嘻皮笑脸,原则性不能丢。例如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要严厉批评,按照规定办事。第四,要不断充电,做知识的富有者。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总之,班主任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师爱的真义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 师爱确是一门艺术。十指弹奏钢琴已是很复杂、很难掌握,但要拨动性格各异的、活生生的孩子们心灵的琴弦,所需的“指法”就更为复杂、多样,更为不易。一个真正懂得师爱艺术的教师往往自兼“多职”——他是一位深沉似海的严父,又是一位耐心细致的慈母;是指点迷津的兄长,又是交心换心的朋友;他还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对学生的“病情”了如指掌并能对症下药,及时救护。要达到这种境界与具备这种能力,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作风及优良的职业素质外,尤其需要注重施爱的方法,讲究施爱的艺术。1、“严”而不“厉”。中国有句古训:“严师出高徒”。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而久之,依赖性、神经质、敌意等不良心理都会从这种难以忍耐的重压下滋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2、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对学生的最高奖赏莫过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变化发展的高峰,是人生最富于变化、最不稳定的时期。学生此时尚未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老师对他的看法。此时,教师的态度极为重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当众揭短,挖苦嘲讽,乃至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完全毁灭。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国外许多教育专家、教师的成功之道;尊重学生,是师爱最真诚的流露,同时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我价值发现的有效情感因素。3、密切与学生的交往。深入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师爱的突出表现。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使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希望得到师爱的滋润。一般说来,感受到了师爱的学生,均会激发出对教师之爱。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会产生神奇的教育实效,它能使学生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甚至于因对其教师有好感而发展到对该教师所教课程感兴趣,确实体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4、来一点“反向偏爱”。“偏爱”,通常是指教师对其得意弟子给予特别的关爱和期待。“反向偏爱”则是要求教师给那些并不优秀,但更需要关怀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与同情。在人们心目中,优秀生总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而普通生,尤其是后进生却因不能充分享受爱的阳光雨露而引发精神贫血症。所以我们应该反过来给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师爱,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部分爱还给他们。 教育是人类的公共财富,是每个人发展的基本前提。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不歧视,放弃每一个学生,应该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当然,公平并不意味着“待遇”相同,好比我们不能给不同的病人以同样的治疗一样,师爱的公正性应体现在将更多的爱分给更大的需求者。那些学习有困难,性格内向,爱“出风头”失去母爱的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师爱的润泽,既为人师,我们又何吝将爱的天平向他们作一些倾斜呢? 总之,师爱不仅仅意味着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进而推动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搏捉教育契机,做班主任工作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仔细分析一下,教育契机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教育契机是不规则出现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二)教育契机对班主任而言,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三)教育契机是稍纵即逝的。这三个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利用。一名话,要求班主任善于敏锐地识别教育契机,及时抓住它并加以利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哪些重要的教育契机呢?我们应该如何抓住它进而做好班主任工作呢?1、新学期(或新学年)开始,不能坐失“三开头”良机。 新学期(或新学年)伊始,学生在心灵上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希望一切从新开始,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学期(或新学年)经过努力,赢得班主任的好感和信任。因而他们往往把开学初作为努力改变自我,争取进步的新起点。班主任要努力把握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学生的新变化,并加以肯定,帮助学生塑造新的“自我”。这时候要不失时机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及时帮助学生制订奋斗目标,学习计划,并提出明确要求。2、学生调换了一个新环境时,要及时疏导。 学生若是换了一个新环境时,如换了老师或转到一个新年级,不管这个学生原来多么落后,他都会萌发出一种:一切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他会时时告诫自己,不要重犯原来的老毛病。作为班主任,如能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及时鼓励引导,必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3、学生有了一定进步或爱到表扬时,要巧妙地指出其的“美中不足”。 当老师的有荣誉心,爱面子。学生也是这样,他们也十分珍惜自己的荣誉。一旦他们所作的某种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认可,便容易从心理上获得满足。那些不易被人重视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这时班主任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他们不但乐于接受,而且会以实际行动向新的目标努力。如,有不少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往往易被掩盖和忽视,更谈不上表扬了。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放大镜的“眼”和显微镜的“心”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的闪光点,甚至微小进步,要倍加珍惜,多加表扬,使那些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一丝一缕的积极因素连缀起来,增强他们进取的信心,尤其是对学的信心。在表扬的同时,对他们的缺点,不足也要批评,但要巧妙,不宜太多,而且要注意时机和方式。4、学生犯错误,思想上处于痛苦,惶惑和不知所措时要热情帮助,给予谅解。 当学生处于这种思想状态时,正是他们需要班主任帮助的时候,班主任要善于机智地“诱导”、“点拔”。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安慰和教育,即指出其错误,分析其根源,讲明其性质,剖析其厉害,道出其危害,由错误过失引申开去,逻辑推理,归出谬恶。学生自会辨其言行之缪,从而对自己的过错或过失产生悔悟之意,便于警觉弃邪。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班主任的信任和谅解,因为真诚的关怀和亲切的教悔最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5、当学生考试失利,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时,班主任要及时开导。 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并马上伸出热情之手,除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安慰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懂得“失败只是一次人生经历,而不是人生的全部;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的沉论。人与人的差别并不在于成功和失败,而根本在于成功之后能否想到并防止失败,失败之后能够寻找并追求成功。同时要使学生明白,要反败为胜就要奋斗,没以奋斗就没有胜利。但只要奋斗就有胜利的希望。6、当学生因基础差而打退堂鼓时,对学习感到厌倦,对个人实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时,班主任要及时强化自信心教育。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要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学习上的强者,首先要自信,决不能自卑。要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力。要让学生知道这样说是有科学依据的。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男性公民进行过几十年的追踪调查,发现成就最大的一组人与成就最小的一组人的最大差别并不于智力因素,而主要在于自信心、进取心、坚韧性等个性意志品质方面,即非智力因素方面。我国心理学家沈德立也研究证明,人的成长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以非智力因素为决定因素。他还指出非智力因素会靠后天培养锻炼。既然起决定作用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靠后天培养的,那就决不应该自己看不起自已。俗话说“心相事成“,你想都不敢想,更谈不上干了;事在人为,你不去为,不敢为,自己看不起自己,则当然什么都干不成。所以有了坚强的自信心,就能正确对待挫折、克服困难,就能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教育契机。如,每次考试前后,开好迎考动员会和考后分析总结会,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每当看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后,及时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校内外发现的违法违纪事件或刑事案件,及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等等。 实践证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挖掘,为我所用,这样就能逐步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及至毅力,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磨练和提高,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