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8

牧云凌风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基金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ixiayz

已采纳
廖华 ,男,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校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2010年以来讲授能源经济学、管理系统工程、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经贸文献选读、能源与环境政策文献选读等研究生或本科生课程。天津大学机电工程和管理工程双学士(2002年)、管理学硕士(2005年),中国科学院管理学博士(2008年)。2008-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所工作,2010年调入北京理工大学工作。作为负责人(PI)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已在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合作出版中文著作4部、英文著作2部、编著1部完成的5份专报信息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其中2份报告得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中央首长批示。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曾在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访问研究,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博士论文奖学金)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等。兼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复杂系统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东亚节能潜力研究工作组成员。 工作经历2011年7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副教授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 访问学者2011年2-4月 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访问学者2010年2月-2011年6月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助理研究员2010年2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08年7月-2010年1月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教育背景2005年3月-2008年7月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管理学博士2002年9月-2005年3月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管理学硕士2000年2月-2002年6月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1998年9月-2002年6月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基金

317 评论(12)

apaul

1985年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0年、1993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博士后出站并留校任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受聘博士生导师。2001年3月-2002年4月在美国密西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任高级访问学者一年。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信息安全与对抗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安全与对抗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0年获第二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它是当前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中唯一强调“教学”、“科研”并重的人才培养和奖励计划。2003年获第七届“中国兵工青年科技奖”。另获部级二等奖2项、部级三等奖4项、海军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已申报国防发明专利5项。被3大检索收录论文100余篇,在IEEE汇刊、 Fuzzy Sets and Systems、中国科学(中、英文版)、电子学报(中、英文版)、兵工学报(中、英文版)发表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教材4部。指导了39名硕士生,其中27名已毕业,获得过校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从1997年始,协助王越院士指导了14名博士生,获得过校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指导18名博士生(包括2名外国留学生),获得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指导教师奖;作为专家组成员,指导3名博士后,均已出站。作为负责人和第二负责人完成的科研项目共20余项。目前负责的项目共1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总装备部重点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重点预研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国防基础预研项目。 对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及应用、雷达系统与技术、通信系统与技术、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27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