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7

清风猪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小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ngru3838

已采纳
Computer paper Computer paper is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graduates in the compulsory Students through the writing of computer paper,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computer training expertis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school has been used not only to operate in practice, the ability to put pen to paper to be very good exercise, but also greatly enhanced i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social struggle, the struggle Courage and self- Computer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eneral categories: 1 Computer Theory 2 computer network 3, computer application Computer research papers, usually have the following four categories: An independent and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 small project or a project in an integrated plate (for example,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tools or software designed by the board, interface, ), and then write a summary of research and 2, or is about to implement the project to carry out a partial analysis (needs analysis, platform selection, block, some of the modules of the detailed design) 3 comparison, the analysis of a computer in the field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r sophisticated software to make their own specific comments and 4 computer in the field of theoretical issues its own unique view or opinion, to correct errors or suggest improvements or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小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122 评论(12)

pumpking7251

资料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321 评论(12)

lm192168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8年)以电子管作为逻辑部件,被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逻辑部件,被称为晶体管时代;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5-1970年)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被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1-198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于计算机,寄存器多,速度快、称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第五代为发展中的计算机科学时代,主要有智能型计算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多媒体技术。请采纳!!!
226 评论(14)

啊豫啊

以下表格记录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 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系统有384个运算处理单元,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32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