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5

阿鹏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第三十三届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获奖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AIXIA111

已采纳
2007年至2010年审结了1371件案件,裁判正确率100%。其中,仅2008年,她个人就审结案件432件;2008年以来她就先后承办审理了6个房地产系列案件,累计550余件。近三年中,她做的学习笔记15本达50多万字。撰写的《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论司法公信力与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浅析我国婚姻法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等多篇论文荣获了全国、全区及南宁市各级法院系统学术论文奖。其中2007年撰写的《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获得全区法院系统学术论文二等奖和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论文优秀奖 ,2008年撰写的论文《浅析示范性诉讼及借鉴》获得全国法院第二十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

第三十三届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获奖

104 评论(13)

leilaohu

自1991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以来,共发表法学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转载2篇,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转载10篇,1篇德文论文,1篇论文被翻译为法文。 《环境权初探》,《中国环境管理》,1991年第4期;《俄罗斯外国投资法述评》,《东北亚论坛》,1993年第4期;《对民事法律行为的重新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6年第2期和《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2期分别转载;《优先权性质初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第4期;《中国优先权制度立法研究》,《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8年第2期转载;《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政法论坛》,1999年第1期,(与江平教授、程合红博士合作),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9年第7期转载;《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和效力》,《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论合同权利转让的条件》,《法律科学》,1999年第5期;《论无名合同及其法律适用》,《法制日报》,1999年12月12日理论版;《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适用》,《人民法院报》,1999年8月11日理论版,(与韩世远教授合作);《论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2期;《合同保全制度三论》,《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百年民法典》(译文,系德国科隆大学法律系霍恩教授为纪念德国民法典实施一百周年而作,发表于《新法学周报》(NJW)2000年第1期),《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中国民法学精粹》2002年卷全文收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版;《论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之区别与竞合》,《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1年第10期转载;《所有权保留制度的一般理论》,载王利明教授主编《中国物权法专题研究》(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中国未来民法典应设立优先权制度》,载王利明教授主编《中国物权法专题研究》(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期待权研究导论》,《清华法学》,2002年第1卷;《所有权保留买卖保留买主期待权之本质》,《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中国民法学精粹》2004年卷全文收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被收入《中国法学文档》第三辑;《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构成的反思》,《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4年第4期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5期摘编,被《中国民法学精粹》2005年卷全文收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法律理论继受与法律科学化》,《法制日报》2004年1月18日;《形成权基本问题研究》,《民商法论丛》第30卷;《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2期转载;《自治与受制的法律基石——业主公约的基本法律问题》,《物权法报告》第一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附条件买卖中被分割的财产利益》(译文),《清华法学》第6期;《法律制度形式合理化与法律的发展》,《民法9人行》(第2卷);《权利一词何处来》,载高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5期;《物业管理问题之组织法规制论》,与向磊等合作,《法大法律评论》第4卷;《信心与思路:中国设立优先权制度的立法建议》,《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 2005 年第 8 期转载;《论人体器官的捐赠与移植的立法原则》,与王琦合作,载《比较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 2005 年第 12 期转载;《法律行为理论四题》,载《判解研究》2005年第4辑;《宏观三思物权立法》,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6期,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3期和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法学文摘卡》2006年第1期摘编;《视野拓展与功能转换:中国设立居住权制度必要性的多重视角》,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该文获2006年度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民法学科论文奖);《物权立法的实用性与体系化》《东吴法学》2005年秋季卷,总第11卷;《内容与形式之间:中国物权登记立法的完善》,《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该文被法国公证人理事会摘要翻译成为法文Entre fond et forme: perfectionment de la législation sur l’enregistrement de la propriété en C《中国民法典的品性》,《法学研究》 2006年第3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转载;《中国物权立法中论争焦点问题探讨》,《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浅析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主体》,《中国卫生产业》2006年第6期;《溯源求本道“权利”》,《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5期;Die sozialistische Marktwirtschaft und das einheitliche chinesische Vertragsrecht,in Private and Commercial Law in a European and Global Context,Verlag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Berlin/New York 2006,S125-《被误读的中国民法与梦想中的中国民法典》,《光明日报》2006年7月25日第11版,分别被人民网、新华网和新浪网等多家网站转载。《从〈物权法〉看物权登记制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 2007年第9 期转载;《〈物权法〉与农民权益保护》,《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第7期;《物权法的时代意义》,《光明日报》2007年6月5日第11版,该文被《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全文转载;《时代发展呼唤临床法学》,《比较法研究》2008年3期;《构建公权与私权平衡下的中国物权法》,《当代法学》2008年第4期。 《知识产权法》(与李建华教授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物权法》(合著、第一作者),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上、下)(崔建远教授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合同法》(马新彦教授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合同法》(修订本)(崔建远教授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民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 民法学、商法学卷》(魏振瀛教授主编),撰写其中的担保物权和占有部分,共计5万余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中国物权立法难点问题研究》(崔建远教授主编、申卫星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6 月出版;《中国卫生法前沿问题研究》(与美国 Scott Burris 教授共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1 月出版,该书被美国SSRN收录摘要,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Asian Law Abstracts,V 4,N 11: April 21,2006;《期待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物权法:以案说法》(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中国物权法:原理释义和立法解读》(参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物权法》(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年5月出版;《物权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年8月出版。
32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