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公寓李荣浩
正好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土壤改良剂,最近也就是研究这些东西了~ 乐陵市土壤盐碱化现状及改良方案 乐陵市地处德州市东北部,耕地面积8.1×10hm,占总面积的81.2%,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土壤由于受地形、地貌、母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潮土、盐碱土两大土类,其中以盐碱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面对人口的持续增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继续提高面临多重限制因子,化肥的投放对增产的作用已日趋减小,使得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对乐陵市占耕地面积4o%以上的盐碱土的开发利用成为必然。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盐碱土的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方案,以期为该地区今后的盐碱土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特性 乐陵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季风影响比较大,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稀少,寒冷干燥。春季交替出现西南风和偏北风,风日多而风速大,干旱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气温高而湿度大,降水集中,雨热同期。秋季是从夏季风向冬季风过度的时期,气温下降,降水减少,秋高气爽。年平均降水量590.1mill,多集中在6~8月份。年水面蒸发量2046mln,是降水量的3.5倍。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由于地面蒸发作用,使含盐地下水随土壤毛细管作用升到地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留在土壤表层,聚积而形成盐碱地。 为摸清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状况,特在盐碱地上进行了试验。本试验取了7个不同位置的土样,每个位置取500个试样。土壤的各盐分含量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土壤具有典型的盐碱特性。土壤中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类等易溶盐类及钠离子在土壤表层的含量已严重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其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同时这类土壤湿时粘重,土温较低,干时坚硬,物理性状极差。 2 盐碱地开发治理技术 根据乐陵市盐碱地成因、地形、气候及土壤的化学成分,在试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如下改良方案: 改良方案: 2 . 1 挖沟开渠 根据盐碱地的分布特点,进行划区分块,沟渠相间排布,相互连接,并与河流的主干线相连。利用夏季雨水季节的自然降水,以水带盐把盐分排出,淡化土层和地下水。这样可以降低土层的含盐量,达到植物正常生长许可的盐分浓度的要求。同时,在少雨季节可以引用河水进行灌溉,既可以用来压盐,又可以缓解旱情。 2 . 2 麦秸还田 盐碱地的土温较低,不适合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对越冬期的小麦。在冬小麦播种之前,麦秸通过晒干碾压后,均匀地撒到地表,经过翻耕,埋人土壤内。既可起到提高地温,保证种子的正常萌发,又可减少杂草和肥料损失。 2 . 3 种植耐盐的农作物 本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适合种植两季。秋季可以种植耐盐碱的冬小麦品种,如德抗961等,夏季种植大豆或者高粱。实践证明,豆科植物和高粱有较好的耐盐碱特性。豆科植物还具有固氮作用,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2 . 4 添加改良剂 试验证明,将磷石膏、糠醛渣、沼气肥等添加到盐碱土上,能改变土壤结构,降低土壤pH值,调节土壤供肥能力,提高养分有效率,使作物明显增产,同时也可起到保护周边环境不受污染的目的。试验同时验证了多种改良剂搭配使用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改良剂。农民可以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搭配改良剂,以达到更好的改良效果。 2 . 5 深耕。 平整土地 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压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 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 2 . 6 技术指导 各级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做好土地的治理规划和土壤盐碱性的监测,制定行之有效的盐碱地改良规范、指南,并派遣技术人员实时进行改良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并辅以相应的奖励措施。 3 小结 改良盐碱土是一项复杂、难度大、需时间长的工作。每一种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同时各级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责任部门,做好监测和治理规划,出台行之有效的改良规范、指南,强化指导服务职能。法律、法规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条例,遏制滥用资源导致的盐碱化现象,促进盐碱地改良的稳步推进。 
中国盐碱土园林十大课题研究 2006-8-10 8:25 摘要:我国有2亿亩盐碱地,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00多个城市。北方多数是微碱性土壤。盐碱土园林技术的研究在现实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国盐碱土绿化开发协作组组织德州市园林处、德州市盐碱土绿化研究所、德州农校、中国农科院德州实验站、北京林大、德州市科协开发中心、大庆采油五厂、德州市科协、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等九个单位在全国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内陆、滨海、苏打盐碱土三种基本类型,包括德州、天津、东营、大庆、银川进行盐碱土园林十项课题试验,一项获国家奖;三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十大课题"成果系列绿化技术及产品开发,先后完成德州中心广场绿化等多项绿化工程。 关键词:盐碱土 园林 耐盐花木 耐盐草坪"十大课题"是中国园林领域有独特风格的课题,现将全部研究成果要点整理如下。 一、微区改土绿化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在德州中度盐碱土上利用人工生态条件,运用隔离层、筛孔隔盐膜、防碱栽植袋等措施在树穴、树池、花坛、绿地微区改土,形成淡化微区,局部控制土壤返盐,(重盐碱地埋设淋水管或罗纹塑料暗管排水洗盐);能有效地提高树木花卉成活率。作隔盐层的材料可以用炉灰、锯末、麦糠、麦秸、稻草等有机物料。据德洲市财政局审定仅1989~1991年德州市区利用该技术仅节省苗木费一项就创造间接经济效益156万元,该项目在第二届国际发明及专利技术展览会(广州)获铜奖,其论文《盐碱地微区改土植树的盐分变化》在国际盐渍土学术讨论会(南京)上宣读。 (该成果1989年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德州市园林绿地绿化设计模式 德州市是全国著名的重盐碱区,探索一条适合德州土壤环境的园林设计模式势在必行。该课题根据德州市的土壤、环境条件,实施筛选出了居民区花园、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分车绿地、庭院绿化几个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最佳模式,突出植物造景,筛选出德州市适地适树、适地适花、适地适草的植物品种。建设生态园林。从而使土壤改良、栽培技术、植物选择和植物造景因地制宜模式化。 (该成果1989年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耐盐花木与地被植物的筛选 在德州市中度盐碱地带设立筛选圃。选择与引进相结合从全国各地共搜集106种园林植物栽植于筛选圃内,进行观察测试,同时,结合进行盆栽耐盐试验。经过三年的观察、对比、评选,筛选出国槐、白腊、垂柳、法桐、臭椿、火炬树、刺槐、毛白杨、加杨、苦楝、侧柏、桧柏、龙柏、枣树、杏树、桑树、梨树、石榴、丰花月季、月季、木槿、荷兰菊、地被菊、秋葵、马蔺、多年生黑麦草、本特、紫羊茅、瓦巴斯、中华结缕草、天堂草419等37种耐盐花木及地被植物。该课题还进行了龙柏、石榴、紫薇、秋葵、荷兰菊耐盐力的研究,调查了德州地区10种耐盐野生地被植物及其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编写了德州市耐盐园林植物名录。 (该课题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第四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二等奖(上海)。) 四、地被菊的引种 地被菊是北京林大的重大科研成果,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达到"野化育种"的目的,并将菊花从花盆中解放出来,通过大规模的露地栽培,呈现花团锦簇、色彩斑斓的群体美。可作花坛、块植、带植、切花、盆花等用。它有抗逆性强,抗碱、抗寒、抗旱、花期长、耐粗放管理等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大全国著名的陈俊愉教授亲自来到德州作指导,在德州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带进行栽培试验。历时3年的研究,从15个品种中筛出适合德州地区8个品种,主要有铺地荷花、美矮黄、晚粉、落日红、紫荷等,丰富了德州国庆节应时花卉品种。1995年德州市街头摆花4万余盆,其中80%是地被菊。 (该课题1993年通过市科委鉴定。) 五、菊花栽培新技术及切花生产技术开发 菊花是德州市市花,在全国性菊展多次获奖,但传统的栽培技术已远远不适应现代园林绿化的需要,1992年立题研究,目前已筛选出适于德州菊花栽培专用营养土的最佳配方;同时总结出菊花栽培管理的配套措施,包括菊花叶面肥配方。前期尿素2%,中期磷酸二氢钾3%,育蕾期硫酸镁2%,硼酸1%,从而达到菊花棵矮、花大、叶全、杆粗、色艳五大标准。德州名菊主要品种有古都瑞雪、绿浪、凤凰振羽、相国之爱、墨菊等。适应于华北盐碱区的水土栽培。 (1997年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苏打盐碱土绿化新技术 试验区设在大庆市采油五厂,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出适合东北苏打盐碱土的园林植物,如旱快柳、糖槭、玫瑰、接骨木、榆叶梅等10种园林树种,在中度苏打盐碱土上应用苏打盐碱土改良肥种植糖槭成活率高达4%,而比对照42%提高了51个百分点。苏打盐碱土改良肥能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脱盐的作用。该课题总结出了一套应用化学改良技术配合树种选择的寒冷地区苏打盐碱土绿化的新经验。 (1994年10月通过大庆市组织的专家会议鉴定。) 七、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的研制 该产品为有机——无机型复混特种肥料,配方设计利用"钠离子吸附剂"、"化学改良剂"、"全元改良精"等16种原料配制而成。内含氮磷钾8~10%,pH5,利用酸碱中和、离子吸附、转化盐类化学反应原理,降低土壤含盐量、酸碱度,改良各种盐碱土壤,全元营养供肥效果明显,而且防止花木黄化病。适用于含盐量4%以下的盐碱土,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盆花及保护地鲜切花栽培等。银川市科协用于新疆苗圃,每亩用量100kg,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粗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49cm、用于新疆杨造林,株施改良肥1㎏,成活率比对照提高7%,新梢生长量增加用于云杉、侧柏幼林,株施5kg,年平均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cm和以上三处的土壤pH值0,施用改良肥四个月以后,测定pH值分别为0、75、天津开发区翠亭村小区绿地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种植雪松、月季、草坪等成活率达到95% (1997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八、盐碱地草坪栽培与防碱草坪肥的研究 经两年的试验,筛选出耐盐碱草坪品种8个,研究出高羊茅、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不同品种的多元混合配比草种(东方明珠、雪碧、克碱),加大了草坪抗逆性适应性。根据草坪需肥规律和盐碱地的特点,配制成既能改碱又能增肥延长草坪绿期的专用肥。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2万m2中度盐渍土上建植马尼拉草坪,按每平方米0kg撒施,2个月后成坪率比对照高80%,未发生返盐黄枯现象;绿色期延长16~20天。1996年由天津刘园苗圃建的开发区净水厂绿化工程,土壤含盐量4%,土壤pH值5,施用"盐碱地草坪专用肥"40吨,按1kg/m2施用,播黑麦草与高羊茅混合草坪4万余m2,一次成坪。在开发区绿化工程评比中获第二名。在开发区同样的立地条件下,对照区的草坪成坪率仅有70% 九、盐碱地雪松栽培技术 盐碱地能否栽培雪松是个世界园林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历时十年研究,总结出一整套雪松栽培技术,其要点整理如下: (一)采取工程措施,利用花坛抬高地面栽培,树高与花坛直径比例为2:1~2,树坛高60~在坛底铺放隔盐层、砂粒状"纳离子吸附剂"淋水层控制地下返碱及渍水栏根。 (二)雪松专用培养土,配方如下: 园艺盐碱土改良肥2%、蛭石5%、泥炭20%、素土40%、粗砂30%、矿石砂4% (三)立秋后控制水肥,充实植株组织,初冬浇一次抗旱水是关键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低温下生理干旱现象的发生。 (四)用水质改良剂改良偏碱性水。 十、德州市中心广场绿化新技术应用的研究 德州市中心广场面积8公顷,地处新湖东畔,60年代是一片盐碱地,采取综合改良措施,包括利用新型耐盐花木、微区改碱、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及新设计艺术的应用,取得了成功。 园林设计思路采用大线条、大手笔、大色块、大效果简洁明快的抽象式设计手笔,突出彩色观叶植物及花卉造景,各种植物5万余株,绿化面积达到2%总体植物配置以草坪为基调,点缀少量雪松、棕榈等特色树种,用微起伏地形模拟自然山峦景观。整个广场点缀低矮的20多种花灌木以保持全园开阔的空间视野,形成三季有花、多花并开,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 植物造景图案突出"红黄绿",新颖别致,注重大块色彩对比,以简洁流畅的曲线为主,红色的紫叶小檗,黄色的金叶女贞,嫩绿的龙柏球、瓜子黄杨,构成"红黄绿"各种图案,形成抽象的图形美与色彩美。广场周边花池,用低矮的龙柏球,组成几十组抽象的"浪花"图,意寓德州经济发展乘风破浪突飞猛进,一丛丛曼海姆丰花月季,火红的花朵,浓郁的芳香,令人精神爽悦。 (德州中心广场1998年获省城市设计精品工程金奖。) 结语: 盐碱地绿化要采取综合的改土措施配合科学选择花木、草坪品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轻度盐碱地可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中度盐碱地用微区改土加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客土);重度盐碱地设暗管排水加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