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本科学位论文选题方向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9

97652809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本科学位论文选题方向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米果茶

已采纳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要注重学科意义。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之本,而课题具有学科意义,又是使学术论文具有学术性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历史,每个学科也都有每个学科的体系,选题时要认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考虑课题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免把毫无研究价值的问题选作论文题目。一般来说,要使研究课题具有学科意义,至少有这样两类问题是不宜选取的:一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问题。学术研究是一项探索性活动,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虽然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独创性的要求,通常不像对专门用于学术交流的交流论文那么高,但毕业论文也毕竟不同于平时作业,应当写出一定的新意,如果研究的问题已有通说定论,自己的论文只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归纳或梳理,研究或写作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需要说明的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还有可能作为学士学位论文提出,而学位论文则应当包含新的研究成果,应当具有独创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明确指出,学位论文是指“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面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严格地说,所谓的独创性,是指论文的观点是新的学术见解,是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看法。当然,拿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见解并非易事,因此,如果能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或者能以新的论证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已有的理论观点加以阐释,论文也应当算是带有学术创新特点的。二是缺乏理论色彩的常识问题。学术论文所反映的不是一般的现象和过程,也不是浅显的经验法则,而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认识。问题本身不具备任何理论探讨价值,是难以对其形成理论认识的,因而是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论题的。文章所探讨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对问题的认识能够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学术论文才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具体地说,在题目的发现和确定中,有以下途径和方法可供借鉴∶在学术研究中,课题的发现和确定主要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平时翻阅资料时,无意中受到触发,注意到某个问题,并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和欲望,进行一番权衡之后,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进而将之确定下来。第二种情况是在研究其它问题或在平时学习中,对某一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独到的见解,由此决定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也就是说,在发现课题的同时,已经初步形成了对问题的看法。在深入的研究中,最初选定的课题得到限定,最初的认识得到验证或调整,从而形成了成熟的学术观点。从最初的认识到最终的学术观点的发展,可能会有两种情形: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证实了最初的认识,最初的认识和最终的观点大致重合,后者只是前者的深化和明确;二是系统、深入的研究推翻了最初的认识,最初的认识和最终的观点完全不同,在课题研究中,不成熟的认识被纠正。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帮助缺乏研究经验的学生找到一个可写的论文题目,有时学校或老师可能会给出一些可供选择的研究题目。其实,这种作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只能算是无奈之举,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一般不会是“命题作文”。论文作者应当尽可能自己寻找并确定论文题目,因为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就是研究工作的一个步骤,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通常也就是自己所感兴趣并有体会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研究更容易产生创见。另外,学校或老师给出的研究题目一般不会是现成的真正意义上的论文题目,大都只是一个选题范围。即便从中选取论文题目,也要注意做好题目的限定工作,选准适合自己的研究或者说切入的角度。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有关机构或部门有时也会在充分考虑研究者的业务专长的情况下,将某一个研究题目以下发科研任务的方式分派给某一位研究者,研究者纯粹以给定的课题为出发点,安排全部科学研究步骤。与缺乏研究经验的学生不同,高水平、有经验的研究者通常是有能力完成“命题作文”的。不过,在这类科研活动中,严格地说,是不存在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问题的。课题的确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最后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需要做好许多方面工作。其中,下面两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要做好课题的调查工作课题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调查课题研究的历史。 通过调查,着重了解前人是否对此问题作过研究,作过哪些研究,研究的程度如何,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只有完全了解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学术研究是一项创造性行动,探索未知是学术研究的任务,而探索未知的前提是了解已知,因为只有了解了已知,才知道哪些问题仍处未知状态,才能掌握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的同学找到了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同时似乎也很有意义的问题,并为此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已彻底解决,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常识性问题,已无继续探讨的必要,因而不宜再作毕业论文的题目。学术研究最忌简单重复,如果在确定题目之前能对课题研究的历史非常熟悉,那么就可以避免简单重复的情况出现。二是调查课题研究的现状。通过调查,着重了解目前是否有人对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进度、研究的角度及研究的方法如何,以便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如果说调查课题研究的历史是一种纵向的了解,那么调查课题研究的现状则是一种横向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做到知已知彼,可以了解自己的研究与他人有无不同或者有何不同,自己的研究是否会有超越他人的地方。三是调查相关研究的状况。有时,解决一个问题,不仅需要利用某一方面的知识、某一领域的成果。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合理利用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往往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可以有意识地了解一下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看看哪些成果可资借鉴,特别是哪些研究方法是可以借用的。学术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的借鉴和借用,很可能使自己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为自己的研究带来某些突破。譬如,语言学领域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都曾对文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现代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也曾被成功地运用于古代汉语研究中,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学术研究也在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各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科的交叉点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在选题时,如果能够放宽视角,拓宽关注范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二要做好课题的限定工作研究题目的大小是否适中,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及论文的质量。对不同级别的毕业论文的篇幅,通常有着不同的规定。而从总体上看,毕业论文的篇幅相对较长,为此,如果研究的问题太小,则难有展开的余地,写出的论文常会给人一种繁冗、庞杂,“小题大作”之感。相反,如果题目过大,而作者的研究能力及研究经验不足,则无法把问题研究得非常深入、透彻,写出的论文常会流于肤浅、空泛,给人一种“大题小作”之感。应当说,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过小,都是不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文章的。相比较而言,对于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甚至硕士研究生来说,“小问题”要比“大问题”更容易驾驭,“小题大作”要比“大题小作”更好一些。

本科学位论文选题方向

109 评论(15)

离弦的箭

所有大学生读完大学,取得学位证书的最后一个关卡就是写一篇逻辑清晰,科学严谨的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但是要写一篇好的论文就必须要有好的选题,首先,题目也是非常重要的,题目是论文的窗口,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想吸睛,就必须足够引人。接下来,跟闪电论文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论文题目该怎么定。一,有创意许多人定论文题目时,是别人用烂了题目,没有一点新意,让人一看就没有兴趣。所以写题目一定要有新鲜感,让别人有阅读的欲望。当然,创意一定要基于文章,以及基于主论的创造性。不然让人失望,反而对比之下,沦为一篇劣等文章。如果将文章的创新点或者研究的关键问题置顶,后面以冒号或破折号加以说明,则会更有吸引力。二,要简洁有力应以20个字左右为宜,越简短(确切)越好,学术论文对题目的字数有明确限定,切记不要繁琐不要广泛。所以论文题目应该从简洁出发,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意思,精炼地概括文章,它就是一个成功的论文题目。其标准是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多一字显得累赘,少一字而又残缺不全,每一个字都是通过再三斟酌思考,无懈可击。但即便再简短的标题,我们依旧要将内容准确、清楚的表达完整。所以一篇好的论文的论文题目要简洁有力,掷地有声,让人觉得精而不泛。三,尽量要用肯定式论文题目尽量用肯定式,少用反问,疑问句,自己的题目自己要有信心,要心中又是我,让人觉得笃定,值得可信。不然会以为你自己写的文章用了反问,有点把问题抛给读者的意味。还有,不要写“浅谈,浅忆,浅论”这些字眼,让人觉得你的论文没有深度。有人可能要说了,有些文章期刊上那些论文也在写这些字眼啊,毕竟人家是名家,是和我们这些论文小白不能比的。四,别人用过的题目就不要再用了有些人觉得别人的题目有热度,有新意,就那过来用,加一个“再议”“再论”“再谈”。这样非常不好,因为很容易被别人拿来对比。如果没有别人写的好,又有别人的文章珠玉在前,就安安分分地自己写题目,自己想论题,这样是最妥帖最保守的做法。五,要“达意”写论文题目,最忌词不达意,要准确地表达自己文章的核心论点。不要过大,过空,过泛,题文贴切,题要贴文,文要贴题。所以用词一定要准确,精炼。论文是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能力的重要测验,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24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