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mingbo
研究生物节律与药物作用、药物毒性、药物体内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称为时间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即使相同剂量下,给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药效就会有差别。凡受生物节律影响的药物则应按其节律用药,例如糖皮质激素早上8时左右一次用药对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抑制作用比其他时间给药要弱;洋地黄治疗心功能不全在夜间用药,机体的敏感性较白昼给药要高40倍左右;硝酸甘油的抗心绞痛作用也是上午强下午弱;氨茶碱扩张支气管效应白昼给药好于夜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同样可能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甚至呈现季节节律变化,如大鼠肠管对维生素K1的吸收于24时最高,相当于吸收最低时刻(6时)的3倍;成人8时给予葡萄糖后,监测胰岛素达峰浓度及达峰时间发现,在9月份峰值较高,达峰时间也较短,相反4月份峰值较低,达峰时间也较长。许多药物的毒性都有昼夜节律性差异,如青霉素皮试反应存在昼夜差异,午夜反应最重,正午反应最轻;经典的LD50并非一成不变,一天中测定的时间不同,测得的LD50截然不同。 
引用cn#GLVBkQVBQV的回答:博士后(不是学位)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学历。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或学历。而且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确实是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研究人员,所以博士后更确切地说是临时的科研工作经历。在大学读研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完后仅说明有这种经历(学历),如果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学历和学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学历无学位或有学位无学历的情况都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