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社会学论文选题方向老年人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6

刘子赫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社会学论文选题方向老年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偷窥者

已采纳
人的老龄化是一种生物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过程。老年社会群体的存在与发展,实际上是这种过程的产物。老年社会学就是研究这种过程的社会方面,以及老年群体的各种社会特征与活动规律。研究内容和范围大体包括:①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人口老龄化是人的老龄化作用于整体人口的一种结果,同时又是社会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优化状态。它的最重要的指标是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老年社会学根据这一比重及相关指标,研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及其发展的规律与特征。②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这方面的探索涉及到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口的关系;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与社会人口负担及赡养负担的关系;对建设计划的影响等。③老龄化与家庭。老年人的家庭虽然受整个社会家庭演变的影响,但由于男女寿命的差异,老年人的家庭必然具有本身的特点,如鳏寡老人增加、代际关系、赡养问题等。④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险是近代工业社会的产物,也是老年劳动者生活保障的主要依靠。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老年社会保障及保险制度的建立、基金的征集、享受的范围及条件,以及基金的管理等问题。⑤老年人就业与人才开发。社会愈发展,老年人的寿命就愈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老年人可承担的工作也多起来。因此存在着老年人就业或重新就业的问题。⑥老年人的教育问题。教育的终身性已经得到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的承认。老年人的教育不仅有助于老年人自身生活的调整,还有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发挥老年人在科学技术上的作用。⑦老年人的扶养与服务机构。在现代社会中,对老年人的扶养与服务,将更多地由社会承担。老年人的扶养与服务机构的建立、组织管理将愈来愈重要。⑧老年人闲暇时间利用与文娱保健活动问题。老年人闲暇时间将比过去多,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实施,老年人用于闲暇时间的消费也比过去多,如何满足老年人这方面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学者将上述问题归纳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医5个问题。此外,有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还有住房问题、犯罪受害问题、自杀问题等。

社会学论文选题方向老年人

216 评论(9)

sybpgn48

社会选题最近是社交科学类的比较火,最能吸引注意力的不再是道德伦理,现在一个动物都能引起比人更大的关注度,这是人性的沦陷。可以以此为题
298 评论(11)

zuozhenlong

试论人口老龄化  1、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提出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老龄化社会。    2、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的老龄化社会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上世纪后,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从“多子多福”到“只生一个好”,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  二是未富先老。  (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国家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一般需要花50-100年,而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从1982年的5%迅速增长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的时间。到200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亿,占人口总数的03%,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首次超过一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9%。  我国的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二)老龄化阶段推进速度不平衡  根据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从1953年到1964年由年均负增长(-53%)转向正增长,从1964年到1982年,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3%,比总人口年均增长率高8个百分点,是中国第一个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从1982年到1990年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略有下降,但仍高达09%。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又成加速增长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12%,与总人口年均增长率的下降趋势相反。  (三)人口老龄化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变动资料计算,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上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和最高,为96%,宁夏最低为02%。此种现象主要是由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这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的后果是什么?  A、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往往会带来退休人员的快速增加,更何况欧洲老年人的退休金极为优厚,政府和社会承受极大负担。另外,人至老年,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对医疗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养老、保健、医疗  B、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减少。  C、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下降。老龄化带来的公共财政压力、资本积累不足、生产率降低等多种问题。  D、老年人口问题分为五大类型: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医。解决老年人口问题,就是利用各种资源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使老年人口物质生活有保障、生活有人照料、精神愉快并能参与社会。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E、两代人瞻养比例的变化,给现代的家庭结构代劳压力  4、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计划生育政策大大地加快了我国生育率水平的转变,而生育率的转变也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  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进步,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5、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鼓励和支持家庭对老年人进行赡养,又积极倡导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社团制定“积极老龄化”的政策和计划,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参与和保障,以帮助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要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不仅保持身心健康状态,而且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  对个人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进入老年的人享有充实的生活(包括健康、安全和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继续学习,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活动,使其宝贵才能和经验得到充分运用,继续各尽所能,发挥自己在物质、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潜力,较长时间保持健康,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对家庭和社会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为老年人创造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一切可能机会和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老年人尽可能长期地不依赖他人,延长其余寿的健康期和自立期。在老年人失去部分或全部自理能力需要帮助时,保证能获得各方面的保护和照料,消除各种对老年人的歧视、怠慢、虐待和暴力行为。让每一个进入老龄期的人都能够享有健康的生命质量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A、树立正确的老龄观  B、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才   C、完善多元化养老模式和养老保障制度/家庭式养老模式应与社会化模式相结合  D、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32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