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6

芝士空城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船舶发展史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eaglezh

已采纳
今年7月11日,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6月3日,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纪念日。中国造船业源远流长,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开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经过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发展,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造船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纪元以来的两千年中,有一千五百年左右领先世界。600年前,中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鼎盛,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但是,由于政治腐败,外敌入侵,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造船业已是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船舶工业。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基本建成了门类齐全的船舶工业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船舶工业遵照小平同志的指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投资省、见效快的自强振兴之路。经过20多年的奋力拼搏,中国已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  新世纪以来,船舶工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间,中国的造船产量年均增长26%。2004年,造船产量达到88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份额达到14%,连续10年列世界第三位。预计今年的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份额的18%。 中国已能够自主设计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和8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并已成功进入液化天然气船建造市场,打破了少数国家的垄断。目前,除豪华游船等少数船型外,中国已经能够建造符合各种国际规范,航行于任何海域的船舶。  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并大量为出口船和国内远洋船配套。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已开发和建造了20万吨级以上的浮式生产储油轮和多型海洋平台。 中国建造船舶中有70%以上是出口船舶,已经出口到了包括美、日、德、法、加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舶工业已成为中国机电行业中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2004年出口船舶达到560万载重吨,出口金额达到6亿美元。目前中国手持船舶订单中有85%以上是出口船订单。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防科工委负责船舶工业行业管理工作。船舶工业行业管理实行中央和省(市、区)两级管理方式,国防科工委设有全国船舶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  中国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对外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引进了100多项船舶和船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除了民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外,中国与欧盟、韩国、日本已建立了造船领域的政府间对话机制。2002年,经国务院授权,我委与外交部、商务部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新国际造船协定谈判,为建立公平、规范的世界船舶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船舶工业用30年的时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又用了20余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当前,中国船舶工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再用10余年的时间,中国船舶工业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世界造船与航运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答人的补充 2010-12-25 20:55  近代中国造船业发展迟缓。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  新中国成立后,船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50年代建成一批沿海客货船、货船和油船。60年代以后,中国的造船能力提高得很快,陆续建成多型海洋运输船舶、长江运输船舶、海洋石油开发船舶、海洋调查船舶和军用舰艇,大型海洋船舶的吨位已达30万以上载重吨。除少数特殊船舶外,中国已能设计制造各种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  解放初期——51年成立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52年划归一级部,任务是抢修改装军船支援解放战争(45-50年)和朝鲜战争;打捞沉船、修造民船、建造小炮艇;接管和改造旧中国的修造船厂;集中力量建造苏联转让的舰艇;组建船舶科技机构;着手研制万吨轮等。  1961至1978年,是新中国船舶工业曲折前进的18年。63年正是成立六机部。主要任务调整方针任务,组建国产化协作机制,立足国内配套,调整生产方向以军品为主,造船从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研制出核潜艇、远洋探测船、万吨轮等),贯彻战略部署重点建设三线。文革中遭到创伤。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保军转民再次调整生产方针,实行军民结合、军品优先,民用船舶迅猛发展。以五种军船(导弹驱逐舰、核潜艇、常规潜艇、导弹快艇、护卫舰)为重点,研制完成两项重大工程(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远洋测量船队),造船业稳步全面发展。1982年改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后又分为中国船舶北方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南方重工集团。

中国船舶发展史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

155 评论(12)

lrdyg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190 评论(14)

xubilei123

中国有很久远的造船历史,疫情好转后,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在上升,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喜人,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一下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介绍中国船舶前,大家可以先看看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朋友们可以点击链接:【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一、从公司角度来看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涵盖了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在造船业务层面,公司产品线可以覆盖到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造船总量、造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因而,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备的商业模式,是国内船舶制造的绝对龙头。简单把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告诉大家之后,我们来看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亮点,我们投资会不会亏?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最近几年,我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也算是影响力日益深远的了,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展现出极大竞争优势,名誉方面特别好,而且还极有竞争力。在结束重大资产重组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深入地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上涵盖了海工产品类型和船舶,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的是船海产业做的比以前更强,更优秀。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强化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之上,增强对小型船市场的关注意识,把抢夺订单当成是企业最要紧的任务。基于此,中国船舶紧靠市场,开拓改善主流船型,这也能够让豪华邮轮项目更快的进行,打破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转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另外,他们还自主研发了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着手开发大型游轮市场。篇幅有限制,有关中国船舶的深度报告分析情况,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二、从行业角度来看疫情的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也开始稳步复苏,企业和工厂复工复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宗商品需求量大,也因此把船舶运输业带上了发展之路。中国船舶作为我国船舶的领先者,在不断带领民船行业回暖,并促进造船业供给也在逐步侧改革;可见中国船舶的未来一片光明,未来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也会最先享受到。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船舶作为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之际,乘时代春风,迎来高速发展。然而文章没有实时性,假如想进一步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立马打开链接,你的股票有专业的投顾诊断,查看中国船舶目前行情好不好:【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12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