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wey
简单说:先要想好自己选择这个方向的意义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你的论文对社会、对学术是“有用”的。从而坚定“论”的信心。然后,要想好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建立一个鲜明的、站得住脚的“论点”。论文是对中心论点的反复论证过程,用大量的、经筛选的材料,来阐述你的观点。可以说,写论文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事先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和发现、提炼,需要经过认真细致搜集,研究它们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在时间(历史沿革)、空间(地域条件)上的联系。假如说,前面的“想”是设计过程,收集材料就是备料过程,只剩下施工了。一篇论文容量有限,不能做广泛的探讨,可以只研究其中一个或少数几个问题,千万不能扯得太多。例如,我只说南方方言中的“企”。因为北方人大多不明白它的本义,研究就会有意义。通过收集材料,知道哪些方言把“踮起脚跟站立”说成“企”,由“企”生发出企图、企望、企待、企鹅、企及、企慕、企盼、企求、企足而待等等。再引证《说文解字》等权威材料,反复论证,先使得论点站得住。然后由此推演,得出“方言与普通话是一个融合的过程”的结论,稍作展开,引证一些有关史料,让读者深信不疑,那么,你的论文就成功了! 
你好,我是学对外汉语的,就是给你们外国人教汉语。非常高兴你能对汉语方言感兴趣!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你目前的水平还驾驭不了这么大的题目,如你所想的内容已经可以写出一本书了。汉语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方言系统是十分庞大复杂的,有“十里不同音”之说,往往相邻的两个县的方言发音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你对汉语方言不太了解,语料的搜集对你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建议你选择一个地区的一种方言进行研究,比如你所在的城市的方言。你可以分别从词汇语法语音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对当地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进行研究,也可以选择一些方言词和普通话中的同义词进行比较。毕竟是写论文,如果做出来一些很大很空洞的东西来是没有意义的,论文的关键不在于广而在于深入。 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陕西澄城县方言中的古汉语词汇遗留。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都可以给我发邮件,我的论文也可以给你作为参考。
那半弯新月悬挂于空,洒落一地的晶莹 夜已被月洗白,月下,匆匆的步履停顿,凝望,清点心中如帛的情丝 月透着初秋的韵致,想念已悄然坠临,无语凝噎的痛楚在心间扩散,丰盈的思念在秋夜沉迷,抒这夜的情愁,暂缓的思绪,在悠长的月辉中淋漓 初秋的夜,因为一份难释的情怀,点醒了长夜的冷清揽一缕清辉,来填满记忆的画面,黑白相间的色调,憔悴了夜的容颜夜风吹暗尘,几处萧管声,也难弹尽心中意静依窗前,看月影点点,零乱了多少寒蒨 那一浅碗月静静地搁在半空,照着在文字中徜徉的身影涂抹的线条或深或浅,或浓或淡,心随着线条延伸起伏藏了一季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帘,落在素净的文字上,线条已渐模糊,纸页湿了全身,澎湃的是秋夜难匿的思念距离纠结的伤痕在心口隐隐成念,飘散的发丝在空中忧郁地低吟初秋的夜,是思念穿透心房的片片剪影;是消瘦的日历挽留记忆的过程 美丽而遥远的距离总是一种伤痛,无法兑现的诺言,面对现实的门槛,总是千回百转,已然成殇的心仍然希冀某一刻的心灵共融于是喟然,不能有花前月下的相依,却能同享那一轮清辉的沐浴距离顷刻间浓缩成一个身影,在月中渐明月呀,你是无眠时纷飞的思绪;你是心底蕴藏的一抹情愁;你是心中遥寄的一份祝福 这样的夜浸透着莫名的想念,重重叠叠的影子在眼前交织,让冷清的夜变得如此灵动窗台上的月总是静静地倾听着心跳的剧烈,偶尔偷窥那双眼里闪现的点点莹光文字在撞击着心房,幻化成缕缕秋风,在夜的隧道里穿行,月牵引着它的脚步,走向心中执著的天堂那岸的灯火呀,可否是为迎接这流浪的灵魂而明? 时间总是喜欢找寻搁浅的思念,你依然是心底最深的收藏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让成茧的心在夜里守望!今夜的月,即使是半钩弧线,也是上苍的恩泽,感念命运中的巧遇,珍视相遇的分分秒秒就算用一生去盘点对你的情怀,那也是心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