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ni8691
每个学写数学小论文的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几个问题:1,数学是什么2,生活中的数学3,提出论点4,进行论证5,点明中心一篇优秀的数学小论文的诞生,对于它的创作者来说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其创作的素材、水平,乃至创作的灵感……绝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它们需要作者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去进行长期的积累与思考。创造性的劳动对创作者的要求很高。有的是在平时十分注意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学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是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收获与启发后,获得灵感、得以选题;……更有甚者是,有的作者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注意观察、探究,并与自己的数学学习相联系,对观察、探究的结果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升华为理论,写出了令人叫绝的好论文。综观获奖论文的小作者们,他们大多是数学学习的有心人。好论文的作者不仅要有较好的数学感悟,还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综合素养。 
我看过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写论文应密切联系课本,小学当然以基础为主,你可以就某一章节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夹杂生动具体的例子,也可以包罗全书的内容,有重点有层次的阐述。
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1)直接写出得数. 14×6= 80÷16= 62-5×6= 45×3= 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 ) (2)比200少2的数是198.( ) (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 ) (4)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甲是丙的6倍.( ) (5)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 (6)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 (7)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 ) (8)25×4÷25×4=1( ) (9)436-198=436-200-2( ) (10)a台织布机b小时织布c米,则每台布机每小时织布c÷a÷b米( )
写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呀比如和父母一起逛街,买东西的时候讨价还价,打折,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可以去百度一下哦再就是,如果你有2个苹果,记做2而你的同学又借给你了3个苹果,那么你此时有的苹果是5个,记做5那你想想看,你同学借出去了3个苹果,该怎么表示(记)呢?都可以写个论文,看看有什么数学的应用在里面其实数学论文不要求你写得多难哪怕最简单的1+1也行,如果你能写出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老师和家长都会很高兴的!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1.填空.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 )天完成任务. (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 )个.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 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 ); 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 ). (7)78与82的商,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 (8)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与14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 (9)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相差( )℃,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 )℃. (10)把算式改编成文字题.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 ) (2)比200少2的数是198.( ) (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 ) (4)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甲是丙的6倍.( ) (5)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 (6)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 (7)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 ) (8)25×4÷25×4=1( ) (9)436-198=436-200-2( ) (10)a台织布机b小时织布c米,则每台布机每小时织布c÷a÷b米( ) 3.选择题. (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 )乙数. ①> ②= ③< (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 ). ①25×44÷25×11 ②25×44÷(25×11) ③(44+25)÷(25×11) ④(44×25)÷(25×11) (3)下面第一步计算是正确的是( ) ①25×18-18+351=25×0+351 ②2569-3400÷25×4=2569-3400÷100 ③850-30÷3×10=850-10×10 ④125×8-346+654=1000-1000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 ). ①96 ②48 ③69 ④条件不够 (5)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 ). ①5棵 ②4棵 ③9棵 ④6棵 (6)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100分,那么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确算式是( ) ①(96+100)÷2 ②(96×3+100)÷3 ③96×3÷2+100÷2 ④(96×3+100)÷4 (7)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 ). ①30÷6÷3 ②36÷3 ③36÷6 ④36÷6×3 (8)每分放的影片长30米,第一部放映24分,第二部放映19分.第二部比第一部影片短多少米?错误列式是( ) ①30÷(24-19) ②30×24-30×19 ③30×(24-19) 4.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4×6= 80÷16= 62-5×6= 45×3= (2)二班和三班一共有91名同学,二班有47人,三班有( )人。二班和三班哪个班人数多呢?( )班人多;( )班人少。 (3)四班左边站了四行,每行10名同学,右边站了8名同学,一共有( )人。表示( )个十,( )个一。 (4)五班有56人,六班比五班多三人,六班有( )人。 (5)七班有59人,八班比七班的人数少一些,八班可能是多少人呢?(画“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