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xinyu
写作和发表是个复杂的过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操作。因此在写作时, 不要使用华丽的辞藻,过多的形容词会降低文章的科学性。许多读者并非以英语为母语, 因此在撰写时尽量使用简单、常用的词汇,这对于中国作者特别重要。语言表达不当, 会直接影响文章的接收。有相当数字的文章, 被拒稿的原因并非文章的内容, 而是因为语言使用不当、表达障碍所致。与其带着语病投送后被拒稿, 不如先由母语为英语的人士修改文章。随便找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人, 并不能保证文章修改润色的好。这个人一定要懂得您的专业, 才能完好的理解文中的内容,更好的为您的文章修改润色。如果你不喜欢花钱请人修改, 也可以自己反复修改, 修改、修改、再修改。直至让你的朋友、同事或你的老板觉得没有问题了, 就可以试试投送了。送交论文前,一定再次查看投稿要求, 因为各个期刊经常改变投稿要求。文章投送后, 大多期刊在2-3个月后完成审稿过程。当你接到编辑部来信时,一定仔细阅读审稿人的评语, 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仔细修改。文章返修完成后,一定有“cover letter"说明你按照要求做的修改, 编辑部对文章提出疑问,一定要一一认真答复。无论如何, 一定要等待“accept for publication"的字样出现在主编的来信,才能算得上文章正式接收。但是还有一项工作:不久你会收到文章出版的样稿(Proofs)。 
现在基本都在交开题,而且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对于题目的选定和提纲的内容完全没有概念。但是题目和提纲一旦成型,在有充分资料的前提下,还是能写出来的。那么,在选定题目之前,有几件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且千万千万不能弄乱顺序!!!1、查看负责自己的导师擅长的专业方向。在明确这点之后,选题时就一定一定要回避。否则,待遇好一点的是导师认真看你的论文,然后觉得“似曾相识”或者没新意,再改来改去。惨的就是你恰巧把论文选题设立在了导师观点的对立面,那就……好人一生平安吧。2、搜集资料。在回避了导师的擅长方向后,你的头脑里就应该有一个大致的写作范围了。在这个范围里寻找资料即可。搜集资料比起写作来说还算轻松,但是很耗费时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标注好这些资料的出版、刊登时间。3、缩小范围。在搜集资料时,多留意近几年的资料,所谓的“新意”也就在这里了。近几年的资料通常都论述着近年来发生的热点问题。或者,你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题目,那就恭喜你啦。4、确定题目。在缩小范围的基础上,题目还是很好确定的。在这里也可以交给大家一个特殊的方法——先列提纲,再定题目。提纲是整个论文的框架,论文写得顺不顺利也都靠提纲的设定。而题目的更改只是简单的几个字,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