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1

海马一万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国际战略形势特点与趋势论文题目怎么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ong_yue

已采纳
传统安全威胁严重存在,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的态势;主要国家积极调整安全和军事战略,新一轮全球强军浪潮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产生的影响日益深刻,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显突出。展望今后一个时期,世界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可望保持,但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将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和俄格武装冲突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还在延续,美国新政府内外政策走向有待于深入观察,各大力量关系互动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国际关系的大变动、国际体系的大变革、各国战略的大调整仍将持续深入展开。

国际战略形势特点与趋势论文题目怎么写

359 评论(8)

nokiane6

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这方面的论文,嗯,他是很应该是一种很端正的态度去写。
142 评论(11)

moriarty4869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特点与走势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将由五个维度构成: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愈益凸显,增添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动的不确定性;二是大国关系竞争面上升,尤其是围绕印度洋-太平洋-亚洲板块的地缘战略竞争和军事战略竞争明显加剧,安全色彩突出;三是国际现有规制持续变革调整,多种新规制应运而生,二者交织并存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重构,增添了规则之争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四是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向规制层面扩展深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持续增大,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期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的世界定位和行为选择;五是中美合作的新空间、新亮点开始改变两国关系的结构和性质,机制化程度提高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危机管控机制能力建设推进使双方坚守不冲突、不对抗底线成为可能,人文交流大规模展开将厚植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这些特点表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形态正在显现,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国际战略环境的重大利好因素。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在传承延续诸多规律性变动的同时,因人口、技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各国国内治理和互动交往形式等因素快速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塑造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和新形态。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不断调整内外战略和政策,世界格局和秩序面临重塑。正确认识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变化特点,准确把握其发展走势,对我们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极化趋势增强国际和地区格局变化动态 世界多极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分布从一个中心向更多中心扩散和聚集,以及中心之间的力量对比差距缩小和平衡度增加。从百年以上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自近代以来欧美作为世界中心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力相对上升;从战后70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冷战后25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美国“一超独大”地位相对削弱,其他大国及地区强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从这个意义上和不同时段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目前正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持续深化。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中、俄、巴西等国经济增速开始不同程度放缓,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摆脱金融经济危机且经济增速加快,但从整体上看,以西方七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传统发达国家和以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总体力量对比差距缩小的态势仍在继续。 在实力变化方面,2007年至2014年,“西方七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82%下降为68%,外汇储备总和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比例从92%下降为24%,军费开支总和在世界各国军费开支总量中所占比例从67%下降到81%。 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保持群体性崛起态势。2007年至2014年,“金砖五国”GDP总和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从79%增长为82%,外汇储备总和从73%增长为33%,军费开支总和从88%上升到54%。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参与度,及其在地区和国际机制创建和变革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大。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多边框架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合作,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金砖五国”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落实2010年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并于2013年4月在南非德班峰会上宣告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2015年6月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上海挂牌成立,对进一步完善多边开发融资体系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形之下,美国作为“一超”的综合国力虽依然突出,但对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演变的主导力进一步削弱,与其他大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加之国际体系转型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特别是叙利亚危机愈演愈烈、“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威胁不断增加、乌克兰问题陷入僵局等等,都使美国独掌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意愿、决心和能力有所下降。 在“一超”与“多强”之间综合国力差距缩小,“多强”之间国际地位均衡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多强”依托各自区域发挥优势,积极维护提升自身地位和影响力。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印尼、土耳其、伊朗、南非等“中等强国”,自主发展的意愿和能力也不同程度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越发活跃。在乌克兰、叙利亚、阿富汗、伊核、朝核等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上,中、俄、印度、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国影响力持续上升。随着非盟、阿盟、东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拉美共同体等区域合作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也凭借各自优势,对国际和地区事务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给大国的地位和作用造成制约和冲击。 二、大国战略竞争多维度加剧 面对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加快调整内外战略,力求明确定位,累积和发挥优势。 美国大幅强化近中期战略谋划,力图紧握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转换主动权,确保其全球领导地位。在经济社会领域,积极推进金融、教育、科技、医疗、移民等一系列改革,实施“再工业化”和能源自给等计划,与23个经济体(共50个国家)开启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与欧盟进行“跨大西洋全面贸易与投资协定”(TTIP)谈判,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智利、墨西哥、秘鲁等11个国家谈判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力图主导制定新的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在政治外交领域,强调继续发挥全球领导作用,注重借助同盟和伙伴力量,在地区战略中更多采用“离岸平衡”和借力打力策略,对打压对象更多使用经济金融制裁和多边施压等政策措施。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225 评论(8)

黄立军2008

因此,我认为我们学习军事课教程很有必要。在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所以,大学生需要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总体来看,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保持了总体缓和。和平与冲突、发展与动荡、缓和与紧张交织互动的基本态势,呈现出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民族文化多元化、军事变革信息化的强劲势头。世界经济中心加速由西方向东方转移,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地缘战略角逐的焦点。这些历史性变化和调整,给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和地区安全形势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形成新的挑战。既然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就要像太白笔下那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交的论文里的一段,供你可以。。。。题目就可以随便写写就好了呀。
87 评论(11)

cactus77

国际战略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大国之间的竞争格局之下,中立势力逐渐增大。世界格局呈现整体局势稳定,局部地区紧张的态势。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问题。经济实力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以贸易战的形式居多,在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各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26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