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cklee
幼儿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的必要及方法幼儿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教育的必要及方法是一篇关于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方法 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责任编辑邢枫为您精心挑选,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感谢本文作者曾维杏 为了认真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教育工作规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幼儿学前教育逐步走上正轨,顺利地向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认为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我现根据任教幼儿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谈谈如下体会: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例如:我校幼儿园全部幼儿都出生在农村.所接受到的东西不如城里的幼儿多.农村中好多庸俗无聊的话语容易被幼儿带入园内传诵,行成顺口溜,久而久之,就容易行成难改口语而流传下来.至于某些下流式的动作.有些幼儿也会模仿.甚至在老师面前也胆做作.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家庭教育必要性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强烈的针对: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也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三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④提高幼儿记忆力: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四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经提到.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体育活动一直被放在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体育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示出来,不像其他教育活动,如美术教育活动、数学教育活动等可以较快地取得成效。因此,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体育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幼儿体育的首要地位,就必须反对幼儿教育中重智轻体,重德轻体的现象。下面,我将谈谈如何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 一、根据幼儿期生理、心理的特点来安排教学 1、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幼儿不宜进行过大压力的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过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所以应采用科学适当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如让幼儿进行一些基本动作、身体姿势及体操和体育游戏等内容的体育活动。 2、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教育要适合幼儿心理特征,且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注重幼儿体育兴趣的培养 1、珍惜幼儿好玩的情感体验,讲究启发兴趣的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之能完成教师安排的种种练习,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其次,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取得幼儿的好感,并满足他们的适当意愿,给他们适当的表演机会,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体育兴趣的动力。第三,在体育教育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2、满足幼儿体育需求心理,克服体育兴趣的易变性特点。幼儿年龄阶段,绝大多数幼儿参加体育活动,首先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其目的是为了好玩,他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体育最本质的东西。他们对练习内容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很不注意,并且不感兴趣,他们往往只以追求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新异刺激、浓烈地运动气氛和种种趣味情景为最大满足,常常热切地期望这一时刻的到来。根据幼儿这一特殊的体育需求心理,在这个年龄阶段,老师要因势利导地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3、利用具有生活情趣的体育活动,积极诱导幼儿的体育兴趣。一方面要注意从小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诱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其体育兴趣的正常发展。教师不仅要发挥本身的主导作用,而且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善于引导他们的体育兴趣向正常的方向发展。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加强形象化教学培养幼儿体育兴趣。由于幼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培养幼儿体育的兴趣,对体育内容要加强形象化的讲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体育兴趣的发展。包括场地器材布置、体育设施条件、教师的精神状态和业务水平等等。 三、幼儿体育教育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1)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2)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3)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4)情境教育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多媒体、挂图录像等,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在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在课程当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因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因此,教师在课程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也就是说,安全是幼儿体育教学的首要问题。依我所见,在设计课程时,不要安排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甚至可以去掉,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原则上不要搞技巧性训练,要在有地板的室内或有沙土的平地上或有草坪的地方进行锻炼,以降低地面对幼儿机体的反作用力,如果在水泥地上或柏油路面上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求孩子穿软底鞋,以减轻硬度高的地面的反震力对孩子肢体和肌肉群的损伤。 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